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干部政德教育 现场教学讲解词

干部政德教育 现场教学讲解词

出版社:齐鲁书社出版时间:2017-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108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9.4(3.6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18.7(7.2折)定价  ¥2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干部政德教育 现场教学讲解词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337551
  • 条形码:9787533337551 ; 978-7-5333-375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干部政德教育 现场教学讲解词 内容简介

  《干部政德教育现场教学讲解词》包括周公庙现场教学讲解词2篇;孔庙、孔府、孔林现场教学讲解词9篇;孟庙、孟府现场教学讲解词5篇;孔子研究院现场教学讲解词1篇;颜庙现场教学讲解词1篇、曾庙现场教学讲解词2篇、武氏祠现场教学讲解词1篇。分别讲述儒家和谐思想、中庸思想、学习思想、仁爱思想、孝道思想、家风家教思想、廉政思想、规矩之道和儒家人生哲理等。

干部政德教育 现场教学讲解词 目录


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孔子研究院现场教学讲解词
孔子研究院:重点讲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讲话精神
周公庙现场教学讲解词
周公庙元圣殿:重点讲解周公治国理政思想
周公庙《金人铭》碑:重点讲解周公修身智慧
孔庙、孔府、孔林现场教学讲解词
孔庙万仞宫墙:重点讲解孔子及儒家思想
孔庙太和元气坊:重点讲解儒家和谐思想
孔庙大中门:重点讲解儒家中庸思想
孔庙杏坛:重点讲解儒家学习思想
孔庙大成殿:重点讲解儒家仁爱思想
孔庙孔氏家庙:重点讲解儒家孝道思想
孔府重光门:重点讲解儒家家风家教
孔府内宅戒贪图:重点讲解儒家廉政思想
孔林孔子墓:重点讲解儒家人生哲理
颜庙现场教学讲解词
颜庙陋巷井:重点讲解孔颜之乐
孟庙、孟府现场教学讲解词
孟庙泰山气象门:重点讲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孟庙孟母断机处:重点讲解孟母教子思想
孟庙亚圣殿:重点讲解儒家仁政思想
孟庙官箴碑:重点讲解古代为官之道
孟府大堂:重点讲解儒家规矩之道
曾庙现场教学讲解词
曾庙宗圣殿:重点讲解曾子为政思想
曾庙三省堂:重点讲解曾子的修身思想
武氏祠现场教学讲解词
武氏祠汉画像石:重点讲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附录
儒家圣贤简介
儒家圣贤传承关系
“四书五经”简介
后记
展开全部

干部政德教育 现场教学讲解词 节选

  《干部政德教育现场教学讲解词》: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孔林中*核心的部分一一孔子墓区。或许,在精神的空间里,我们早已与圣人有过无数次的对话与交流。然而今天,我们来到孔林,来到孔子墓前,此行的特殊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更近距离地向圣贤表达我们内心的敬仰之情。  现在,我们面前这座*大的墓就是孔子墓,墓碑为明代正统年间所立,上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八个字,为著名书法家黄养正所书。伫立在孔子墓前,我们环视整个孔林,苍桧翠柏,如龙如虬,古墓碑石,触目皆是。在这座三千多亩的孔林之中,长眠着孔子及他的众多子孙后代,孔林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大的私家墓地,蔚为大观。在这里,我们感受了死亡的肃穆,却没有悲怆凄凉;在这里,我们感受了精神的高远,却没有花花世界的喧嚣浮躁。那么,我们在这块*古老、*庞大的家族墓林中读出了什么?儒家的人生观是什么?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据《孔子家语》记载,人在百年之后,他的气将化为虚幻的灵魂,从此岸世界到彼岸世界,回到他已经逝去的亲人和家族当中。因此,咱们中国人历来就有这样的传统,即使生前人在异乡,百年之后也要落叶归根,魂归故里,这成为生命的一种荣耀和执着,继而演化成一种习俗。  那么,我们这一生又该怎样度过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人从生命诞生伊始,就踏上了一列没有返程的列车,*终走向生命的终极。尽管事实如此,但是孔子和儒家很少谈及死亡和鬼神的话题,而是将精力倾注在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上。孔子的弟子子路曾向老师请教死亡和鬼神的问题,孑L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的意思是,先要弄明白活着的意义,进而也就懂得了死的价值。在儒家看来,从事社会管理的人,属于“谋道不谋食”者,也就是承担社会道义而不是只谋求个人丰衣足食的人,应该在活着的时候创造更大的生命价值。只有这样,百年之后,才能获得生命的永恒,就像当年的孔子。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这样评价孔子:“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在司马迁看来,孔子已经到了“至圣”的境界,并且他还怀着无上敬仰的心情,引用古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赞美孔子,表达自己“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自己虽然不能达到孔子这样的境界,但内心对此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由此,司马迁感悟到了一个世间真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个人,只要具有巨大的历史功德和贡献,一定会被后人所怀念和记忆,也正是在人们的记忆、追怀以及延绵不绝的祭祀中,生命也就获得了永恒。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