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民初内阁制度研究

民初内阁制度研究

作者:肖传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3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5.5(7.0折) 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民初内阁制度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12042
  • 条形码:9787520312042 ; 978-7-5203-120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民初内阁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民国初期的内阁制度为基本内容,以内阁与议会、总统之间关系的演变为基本线索,展现民国初期内阁制度的确立、运行、更迭、消亡的过程,分析了民国初期内阁制度之设计、运行中的矛盾与冲突、更迭及消亡的原因,并对民初内阁制度进行了剖析,分析了民初内阁制的合法性及其缺陷,指出了民初内阁制的变异及其原因,并简要阐述了民初内阁制在中国近代政治目前的价值。

民初内阁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国初期的内阁制度为基本内容,以内阁与议会、总统之间关系的演变为基本线索,展现民国初期内阁制度的确立、运行、更迭、消亡的过程,分析了民国初期内阁制度之设计、运行中的矛盾与冲突、更迭及消亡的原因,并对民初内阁制度进行了剖析,分析了民初内阁制的合法性及其缺陷,指出了民初内阁制的变异及其原因,并简要阐述了民初内阁制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的价值。

民初内阁制度研究 目录

导论
一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二 民国初期内阁制研究综述
三 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章 近代内阁制的产生与引进
**节 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内阁制
一 封建社会前期的行政中枢
二 封建社会后期的内阁
三 传统政治体制中的皇权与相权关系
第二节 近代内阁制及其变迁
一 近代内阁制的产生、内涵与特征
二 内阁制的变迁
三 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中的内阁制与西方责任内阁制的比较
第三节 近代中国内阁制的引进
一 西方责任内阁制思想的传入
二 清末君主立宪下的责任内阁制
三 清末内阁制之评析

第二章 共和初建时内阁制的确立
**节 民初内阁制之认识
一 责任内阁制及其内容之理解
二 政党与内阁之关系
三 内阁制之条件
四 内阁之责任
五 内阁制之利弊
第二节 从总统制到内阁制
一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与总统制之设计
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内阁制之设计
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设计内阁制之原因

第三章 民初内阁制的运行
**节 民初内阁与国会的关系
一 民初内阁与国会关系的文本规定
二 民初内阁与国会关系的演变
三 民初内阁与国会冲突之原因
第二节 民初内阁与总统的关系
一 民初内阁与总统关系的文本规定
二 民初内阁与总统关系之演变
三 民初府院关系冲突之原因

第四章 民初内阁的更迭与内阁制的消亡
**节 民初内阁之更迭
一 民初内阁更迭概况
二 民初内阁更迭的原因
第二节 民初内阁成员群体之分析
一 民初内阁阁员群体之地域分布
二 民初内阁阁员群体之社会构成
三 民初内阁成员群体中新旧官员之构成
四 民初内阁成员群体社会关系之分析
第三节 内阁制度的消亡与“党国体制”的确立
一 内阁制度的消亡与 “党国体制” 的确立
二“党国体制”确立的原因

第五章 民初内阁制度之评析
**节 民初内阁制的合法性及其缺陷
一 民初内阁制度的合法性
二 民初内阁制度的缺陷
第二节 民初内阁制之变异
一 民初内阁制变异之表现
二 内阁制变异之原因
第三节 民初内阁制对中国近代政治之价值
一 推动了中国民主、宪政运动的进展
二 促进了政党政治在中国的发展

附录
附录一 民初内阁更迭简表
附录二 民初内阁成员群体基本信息简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民初内阁制度研究 作者简介

肖传林,男,湖北钟祥人,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湖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律史学会会员、湖北省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法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江汉论坛》《湖北大学学报》《社会主义研究》《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及其他刊物全文转载或摘编,主编、参编教材、著作多部,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