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303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3.4(3.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8828037
  • 条形码:9787548828037 ; 978-7-5488-2803-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内容简介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资本论》为例梳理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思考,反照当前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问题。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名家论丛》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由八章组成,下卷由八章组成。整套丛书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相互对照,既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又有对当前社会实际问题的关照,为学界下一步深入研究与科学建构****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名家论丛》是其中一册。收录了《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新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探讨》《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两种形式及其意义》等文章。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目录

上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时代篇章
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马克思经济学“术语的革命”与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新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探讨
新发展理念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权的提升
治国理政与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始创及理论结晶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阐释及其意义

下卷 马克思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发展
“一论二史”: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学理依循
《资本论》:“工人阶级的圣经”
《资本论》中的“崭新的因素”与马克思经济学“术语的革命”
《资本论》**卷“第二版跋”与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的研究
《资本论》的“引证方法”及其经济思想的“科学史”意义
马克思经济学的对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新
政治经济学对象:从《导言》到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两种形式及其意义
关于20世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展开全部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节选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名家论丛》:  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了。“他提出:“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①“进行第二次结合”是探索适合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遵循,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形成的根本原则。在“进行第二次结合”的探索中,《论十大关系》和之后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的一些独创性观点,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理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理论等,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指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了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其起源上,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根本原则为基础的,就是以在“战略思想”意义上对治国理政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为思想特色的。  改革开放30多年间,筚路蓝缕、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在“进行第二次结合”的新的进程中渐次展开,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理论。1984年,邓小平在提到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是适合当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的“新话”,这些“新话”给人以“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的印象,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①。他认为:“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②邓小平以“进行第二次结合”为基本遵循,从经济体制改革大局上,深刻把握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理论主题和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事实为基础,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及其总体关系的探索中,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本质及其规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对外开放理论等,就是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发展的*初系列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③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高度,从“第二次结合”的基本遵循和根本原则上。对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成就作出的新概括。  ……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作者简介

  顾海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教育部社政司司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主要著述有《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百年论争——20世纪西方学者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述要》(三卷)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