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1-01
开本: 24cm 页数: 210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33.8(7.5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4168605
  • 条形码:9787564168605 ; 978-7-5641-686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本书特色

货币电子化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电子货币逐渐替代传统货币的现象和趋势。电子货币这种以崭新技术支撑的货币形式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与便利,同时也给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尤为明显。王亮、吴浜源*的《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将电子货币引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货币电子化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系统性地揭示了电子货币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 将电子货币引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实证分析了货币电子化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过膨胀、货币在政策传导机制和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系统性地揭示了电子货币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货币电子化概述 1.2.1 电子货币的定义 1.2.2 电子货币的分类 1.2.3 电子货币的特征 1.2.4 全球货币电子化发展现状 1.3 货币政策有效性概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结构安排 1.6 主要创新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述评 2.1 货币政策无效论 2.1.1 古典学派的观点 2.1.2 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2.2 货币政策有效论 2.2.1 瑞典学派的观点 2.2.2 传统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2.2.3 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 2.2.4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 2.3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 2.3.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2.4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货币电子化、货币需求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3.1 货币需求理论回顾 3.1.1 费雪方程式 3.1.2 剑桥方程式 3.1.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3.1.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3.2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2.1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需求目标变量及函数决定变量的影响 3.2.2 货币电子化对微观主体货币需求动机的影响 3.3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3.3.1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3.3.2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 3.3.3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货币电子化、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4.1 货币供给理论回顾 4.1.1 传统货币层次的划分 4.1.2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及其模型 4.2 货币电子化对传统货币层次划分的影响 4.2.1 货币电子化对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影响 4.2.2 货币电子化对金融资产替代性的影响 4.3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我国货币供给的变化趋势 4.3.1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趋势 4.3.2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我国货币供给结构的变化趋势 4.4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4.4.1 货币电子化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 4.4.2 货币电子化对超额准备金率的影响 4.4.3 货币电子化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 4.4.4 货币电子化对定期存款比率的影响 4.5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乘数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4.5.1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动趋势 4.5.2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货币电子化、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5.1 通货膨胀理论回顾 5.1.1 通货膨胀的衡量 5.1.2 通货膨胀的分类 5.1.3 通货膨胀的成因 5.2 货币电子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5.2.1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供求结构的影响 5.2.2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5.3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5.3.1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市场均衡 5.3.2 货币电子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货币电子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6.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回顾 6.1.1 信贷传导渠道 6.1.2 利率传导渠道 6.1.3 其他资产价格渠道 6.2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6.2.1 货币电子化对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影响 6.2.2 货币电子化对再贴现政策的影响 6.2.3 货币电子化对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 6.3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6.3.1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供给量可测性的影响 6.3.2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供给量可控性的影响 6.3.3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供给量相关性的影响 6.4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6.4.1 货币电子化对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影响 6.4.2 货币电子化对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 6.4.3 货币电子化对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货币电子化、居民消费行为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7.1 消费行为理论回顾 7.1.1 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行为理论 7.1.2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行为理论 7.2 货币电子化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7.3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居民消费行为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7.3.1 CPSS成员货币电子化发展概况 7.3.2 货币电子化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基本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8.2.2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8.2.3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调整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作者简介

王亮,1983年生,经济学博士,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讲师,长期从事网络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近3年来,先后在《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研究》《经济评论》《经济学家》《金融理论与实践》《当代经济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吴浜源,1987年生,经济学博士,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讲师,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近3年先后在《国际贸易问题》《经济问题探索》《福建论坛》《经济学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