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纵横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纵横谈

作者:朱佳木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4.0(7.0折) 定价  ¥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纵横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796795
  • 条形码:9787509796795 ; 978-7-5097-9679-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纵横谈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与现实角度,选取六个专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问题做了系统梳理,既涉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经验问题,同时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肃清当今学术界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混淆是非的论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总结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逻辑方法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纵横谈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与现实角度,选取六个专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问题做了系统梳理,既涉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经验问题,同时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肃清当今学术界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混淆是非的论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总结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逻辑方法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纵横谈 目录

一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提前过渡的原因/1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是由新民主主义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背景/1
  (二)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是由新民主主义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
     原因/24
  (三)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又被提前完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带来的形势
     压力/30
  (四)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提前过渡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抓住了一次难得的
     历史机遇/34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44
  (一)改革开放后与改革开放前既有重大区别又有本质上的一致性/47
  (二)改革开放前取得的成就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2
  (三)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发展中大国/56
  (四)应当正确理解“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60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经验的核心/63一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提前过渡的原因/1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是由新民主主义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背景/1
  (二)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是由新民主主义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
     原因/24
  (三)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又被提前完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带来的形势
     压力/30
  (四)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提前过渡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抓住了一次难得的
     历史机遇/34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44
  (一)改革开放后与改革开放前既有重大区别又有本质上的一致性/47
  (二)改革开放前取得的成就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2
  (三)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发展中大国/56
  (四)应当正确理解“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60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经验的核心/63
  (一)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核心内容/64
  (二)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是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历次经验总结中
     的主要结论/72
  (三)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是我国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较的
     *大优势所在/75
  (四)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结合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攻击的焦点/77
  (五)苏共下台、苏联解体的教训从反面说明能否与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是改革开放
     成功与否的关键/80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性/85
  (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或资本主义向
     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必然产物/8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对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特征的正确反映/93
  (三)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性质与和平和发展的时代特征共同构成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依据/100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及其前进方向问题/116
  (一)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有一个认识过程/116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长期性的根据/123
  (三)*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13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取决于能否正确把握党的*高纲领与*低
     纲领的关系/148
  (五)“要把我们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提法是错误的/154
六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5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159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165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政治优势所在/180
  (四)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84 信息
展开全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纵横谈 作者简介

朱佳木,男,汉族,1946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籍贯江苏南通,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共党史专业。曾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和理论教育工作。1975年11月调至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理论组工作。1977年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秘书。1980年6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简报组工作。1981年8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秘书。1985年后历任天津港务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临时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秘书长、室务委员兼第四编研部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共党史出版社社长。2000年12月至2012年4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党组书记、所长。200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兼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曾是中共第十四次和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中俄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理事长、“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理事长、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