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学分银行论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页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18.2(3.8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学分银行论 版权信息

学分银行论 本书特色

  学分银行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当今社会生产力 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管理方式, 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的题中之义,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振兴与发展。杨 国富、张瑞、高婷婷、李杰编*的《学分银行论》试 图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及其劳动 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等观点与 方法,对学分的产生与本质、学分标准的性质、学分 互认与转换的原理、学分银行的先进性、学分银行的 建立机制、中国特色学分银行的内容等观点展开论述 。

学分银行论 内容简介

学分银行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管理方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题中之义,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振兴与发展。杨国富、张瑞、高婷婷、李杰编著的《学分银行论》试图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及其劳动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等观点与方法,对学分的产生与本质、学分标准的性质、学分互认与转换的原理、学分银行的先进性、学分银行的建立机制、中国特色学分银行的内容等观点展开论述。

学分银行论 目录

**章 理论基础与方法及观点 **节 理论基础与方法 第二节 基本理论观点 第二章 什么是教育 **节 教育的定义 第二节 教育的本质 第三节 教育的目的 第四节 教育的理论 第三章 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节 人的个性化本质 第二节 人的学习与学习的个性化 第三节 个性化学习需求 第四节 教育对学习需求的满足 第五节 个性化学习与教育投入的动因 第四章 生产力发展不断推动教育的发展 **节 教育的历史特征 第二节 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第三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缺失 第五章 选课制、学分及学分制的产生 **节 选课制的产生 第二节 学分及学分制 第三节 学分计量 第四节 学分本质、学分标准 第六章 学分的概念及其应用 **节 学分的认定与获得 第二节 学分的互认与转换 第三节 学分的存储与累积 第四节 学分的使用与兑换 第七章 社会对个性化学习的尊重 **节 工业文明之前社会对个性化学习的尊重 第二节 工业文明社会对个性化学习的尊重 第八章 “学分银行”教育管理制度 **节 时代的呼唤与要求 第二节 “学分银行”建设的合理性、先进性 第三节 国外对“学分银行”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节 我国对“学分银行”的探索与实践 第五节 “学分银行”探索与实践的合理性、先进性判析 第九章 中国特色学分银行教育管理制度建设 **节 建设目标及任务 第二节 “学分银行”建设构架 第三节 “学分银行”发展路径与机制 第十章 中国特色“学分银行"制度的体验设想 **节 方便的“学分银行”开户与学习行为结果的储存 第二节 学分兑换目标查询与学习行为结果的对比 第三节 学分兑取要求的提出与认定 第四节 兑取的实现与社会认可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