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孝的系列故事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孝的系列故事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0页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9.9(3.4折) 定价  ¥2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孝的系列故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453575
  • 条形码:9787561453575 ; 978-7-5614-535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孝的系列故事 本书特色

“孝”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之前,已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据文献记载,自殷商时代起,统治者已经讲孝并大力提倡孝行,孝道也大大地发展,成为维系家族、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这时的孝,不仅是对父母,也包括对死去已久的先祖。周的统治者把“孝”当成人的重要品德,是能否当官为吏的衡量标准,从而奠定了两千年传统家族伦理道德规范的雏形。
孔子把“孝”作为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之一。“孝”是子女爱父母的道德,这种道德要求子女对待父母,不仅能赡养老人,而且还要尊敬老人。孔子认为孝有三层含义: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礼的准则来孝敬他们。父母死后要按照礼的准则进行安葬;还要按照礼的准则进行祭祀。孟子尤其重视“孝悌”,他认为尧舜之道的基本精神就是孝悌。“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人人恪守孝道,天下则治则平。
苟子、曾子继承了孔子孝为本的思想,认为孝是众德之本。《孝经》主张:一,对父母等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孝的系列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将历史上有关“孝”的故事有选择的加以整理,展现不同时代关于“孝”的内涵。以通俗易懂的连环画形式进行大众传播,对社会大众,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提升我们的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孝的系列故事 目录

●弊絮单席尽孝心
●曹娥寻父投东江
●吉翂为父申冤
●恪守遗示葬孝经
●恪子扮鹿取奶
●仇览劝人敬寡母
●李密孝祖上“陈情表”
●殚精竭虑安父心
●杜环义奉常母
●夫妻同死尽忠孝
●闽子骞保护继母
●泮周岱夜取泉水
●子路背米孝双亲
●千里寻母尽孝心
●扇枕温席传孝名
●世代家传研《周官》
●王原千里寻父
●朱寿昌同州认母
●万观承北国探亲
●夏统洛阳买药
●部分目录
展开全部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孝的系列故事 作者简介

李彗生,为巨人文化丛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丛书主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