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林纾家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6-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319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0.8(8.1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林纾家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21804
  • 条形码:9787100121804 ; 978-7-100-12180-4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林纾家书 本书特色

吾老矣,一切看破,惟教子之心甚热如火。汝累累不听吾言,而吾心亦未尝一刻灰冷。可见父母爱子,匪所不至。 ——林纾   林纾既为当世所重的翻译大家,又是后人称道的古文殿军,身处中西文化之间,对于二者的态度又颇可玩味。本书以家书这一特殊的视角,进入这位文学家的内心世界。其一为训子家书,共104通。信中林纾向子辈传授处世之道,可见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透露出社会新变于传统家庭的冲击。其二为经林纾批阅的林琮作文13篇,展示了林纾教读古文的方法及评判标准,可感其力延古文之一线的殷殷期许。书中所收书信、作文多为首次整理,由北京大学夏晓虹教授和包立民先生辑录,并进行校注和导读,深入诠释了林纾家书的珍贵价值。

林纾家书 内容简介

林纾既为当世所重的翻译大家,又是后人称道的古文殿军,身处中西文化之间,对于二者的态度又颇可玩味。本书以家书这一特殊的视角,进入这位文学家的内心世界。其一为训子家书,共104通。信中林纾向子辈传授处世之道,可见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透露出社会新变于传统家庭的冲击。其二为经林纾批阅的林琮作文13篇,展示了林纾教读古文的方法及评判标准,可感其力延古文之一线的殷殷期许。书中所收书信、作文多为首次整理,由北京大学夏晓虹教授和包立民先生辑录,并进行校注和导读,深入诠释了林纾家书的珍贵价值。

林纾家书 目录

寄郑礼琛婿书(七通)训林珪书(一通)训林璐书(六十五通)训林琮书(二通)示林琮书(二十五纸,附手迹影印)训子遗书(四通)林纾批改之林琮古文习作(十三篇,附手迹影印) 外曾祖母郑太孺人事略 先伯姊事略 记伯兄宰大城三事 严几道先生传 孙念惺先生传 张烈女传 送世叔高梦旦先生南归序 僭拟螺江太傅甲子重宴鹿鸣诗序 游中央公园记 书猖鼠呜冤 书彭城王义康传后 书南史王昙首传后 书南史谢弘微传后附录一 谒外大母郑太孺人墓记 陈宜人哀启 先妣事略 亡室刘孺人哀辞 篷室杨道郁五十初度为文纪其生平 郑氏女墓志铭 钧圹铭 述险 九月十九日南中警报,急挈姬人、幼子避兵天津。回视屋上垂杨尚凌秋作态,慨然书壁 硅子宰大城,城中无兵,时旁邑为叛军焚掠且尽。一日,有百馀贼临城。珪子出城问状,兵谬言,奉檄来卫。珪子知其谬,用羊酒米面犒之,慰以温言,遣去,城得完。作此寄示珪子 珪子大城受代,率诸孙南归治田,作诗送之 岁暮闲居,颇有所悟,拉杂书之,不成诗也(其七) 畏庐七十寿辰自寿诗(十九首) 余去年七十,作《自寿诗》二十首,略述生平,近于搴篇自炫,屏去不录。今年大病新愈,又届贱辰,率成一首,用自解嘲附录二 畏庐老人训子遗书(附北江先生跋)林实馨 后人心目中的林纾林大文 阅读林纾训子书札记夏晓虹 林纾的家教包立民
展开全部

林纾家书 作者简介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桐城派代表人物。大量译介西方文艺作品,借助他人口译,以文言翻译欧美等国小说一百八十余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轰动全国。著有《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