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42.5(7.2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374511
  • 条形码:9787509374511 ; 978-7-5093-745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本书特色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内容简介

  价值体系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方向和路径。国家治理就是要构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的治理体系,要通过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们党新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具有承上启下的战略意义。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目录

绪论 / 001

**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述

**节核心价值体系 / 005

一、价值与核心价值 / 005

二、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009

三、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体系 / 012

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01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 / 015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 019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特征 / 022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功能 / 023

第三节新时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和要求 / 026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来源 / 026

二、新时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 / 029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路径 / 031

第二章中西传统核心价值体系

**节中国历史上的核心价值体系 / 037

一、不同社会形态中核心价值的历史演变 / 037

二、特殊环境铸造独特的传统核心价值体系 / 040

三、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溯源 / 043

四、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作用 / 047

第二节西方核心价值体系及启示 / 049

一、西方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渊源 / 049

二、西方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经验 / 051

三、西方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对我国的启示 / 052

四、西方普世价值观之批判 / 053

第三节中西方核心价值体系比较 / 056

一、中西方价值观比较 / 056

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之比较 / 058

第三章国家治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节文治与核心价值体系 / 063

一、文治的核心价值渊源 / 064

二、文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之路 / 069

第二节德治与核心价值体系 / 073

一、德治的核心价值渊源 / 073

二、德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之路 / 078

第三节法治与核心价值体系 / 085

一、法治的核心价值渊源 / 085

二、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之路 / 089

第四节党建与核心价值体系 / 094

一、党建的核心价值渊源 / 095

二、党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之路 / 098

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概述 / 102

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之定向导航 / 103

一、定向导航作用的理论基础 / 103

二、定向导航作用的现实意义 / 104

三、定向导航作用的时代价值 / 111

四、发挥定向导航作用的基本策略 / 118

第三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之重要支撑 / 120

一、支撑作用的内涵 / 120

二、支撑作用的传承 / 124

三、支撑作用的时代意义 / 125

第四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之实现 / 127

一、判断评价 / 127

二、调解规范 / 129

三、具体方式 / 130

第五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青年教育 / 13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青年教育的必要性 / 134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青年教育的可行性 / 137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青年中的认同现状 / 139

四、加强对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 141

第五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困难及其克服

**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困难及其克服 / 147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断裂与再造之困 / 149

二、承载传统文化的社会根基逐渐解体 / 151

三、文明冲突融合下传统文化主体性的动摇 / 154

四、中华文化主体性和多元性之间的紧张 / 157

第二节德治建设之困难及其克服 / 160

一、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危机 / 161

二、家庭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 / 163

三、社会功利化导致的价值错乱 / 165

四、价值多元化对主流道德叙事的挑战 / 168

第三节法治建设之困难及其克服 / 170

一、权力崇拜导致法律虚无 / 171

二、情理社会使得法律权威难以确立 / 174

三、“法治工具论”限制法律效力的发挥 / 177

四、法治公信力不高使法治缺乏“*后一公里” / 179

第四节新时期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之困难及其克服 / 182

一、“后革命时代”革命优良传统的遗忘 / 183

二、“泛意识形态化”导致主流价值观的“疲软症” / 185

三、“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消极作用 / 188

四、宣传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 190

第六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

**节在文化治理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195

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精华 / 196

二、倡导公民参与文化的形成 / 198

三、构建问责文化 / 202

第二节在德治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205

一、增强社会对核心价值的认同 / 206

二、推进和提升公民道德建设 / 209

三、提升学界、社会组织及新闻媒体的影响力 / 215

第三节在法治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217

一、提升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 / 217

二、健全人才吸纳和培养机制 / 220

三、健全公民参与机制 / 224

四、完善监督和惩戒机制 / 228

第四节在党建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233

一、提升公务员对国家治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 / 233

二、提升公务员的能力水平和责任感 / 236

三、强化领导者对公民参与的重视程度 / 239

四、严惩贪污腐败 / 241

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政策

一、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策 / 246

二、省区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策 / 258

展开全部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节选

  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涵盖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彰显、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  价值体系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方向和路径。在我国,国家治理就是要构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的治理体系,要通过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无形的,国家治理是有形的,如何将无形的精神与有形的制度相统一,需要从文化、道德、法律、党风四个方面着力。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文化、道德、法律、党风的建设中去,通过文治、德治、法治、党建的不断完善深化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进而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根据价值的界定,我们会觉得,有无数可以被我们称之为“价值”的有意义的存在,我们可以按其对人而言意义的大小,进行一个简单地划分:核心价值、一般价值、特殊价值及其他各种不同级别层次的价值。这是由价值本身的多元性和不同主体的差异性而导致的。为了不致混乱和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大体上将价值简单地分类为一般价值和核心价值。在众多价值中,我们把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称为核心价值。它是对一般价值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它反映的是在具体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什么样的价值理念才是*为突出和*为重要的。从国家的角度来理解,核心价值就表现为一种精神文化价值,也就是这个国家向世界展现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而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富强、民主等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人类的共同追求,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  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而言,我们需要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价值形态。经济发展主要体现物质价值,政治文化的发展则深刻展示出精神价值。我们都已经认识到了物质基础的重要性,但真正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的却是精神价值。这也就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代表了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约束和引导处于从属地位的各个价值的发展。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核心价值往往是高于现实的,它指向的是一种高层次目标,比如人类一直在追寻的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正义、人权等。但它并不是高挂天边、遥不可及的。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中,基于对现实历史条件的考察,我们是可以提出阶段性的价值目标的,而这也是实现终极核心价值的一种手段、一条途径。这种阶段性的价值目标实际就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一定时期内,它具有预测社会发展趋势、整合社会力量、调控非核心价值等重要功能,对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现阶段许多国家都在有意识地构建、倡导和推行自己的核心价值。而这种核心价值一旦被国家和人民认可,那整个社会的各方面发展就将与之息息相关。这也正是核心价值对社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体现。  ……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简介

  江必新,湖北枝江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中南大学教授等职务。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青年法学家、首届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等称号。出版“十八大与法治国家建设”丛书、《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大问题研究》《法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之法治研读》《行政法制的基本类型—行政与法的关系发展史》《中国法文化的渊源与流变》《行政诉讼问题研究》《民事诉讼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等专著五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二百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研究”等多项重要课题。  刘伟,1973年生于安徽,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现为中央机关公务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