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范小青文集·长篇小说:老岸

范小青文集·长篇小说:老岸

作者:范小青著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7.8(6.6折) 定价  ¥2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范小青文集·长篇小说:老岸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9092500
  • 条形码:9787209092500 ; 978-7-209-09250-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范小青文集·长篇小说:老岸 本书特色

作为江苏省作家的领军人物,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范小青三十多年来笔耕不辍,写下了一大批有社会影响力的作品。《范小青文集》是其作品**次结集出版。文集基本涵盖作者三十多年创作的中长篇小说精华。范小青确实是个洞悉人生秘密的作家。这话看似平易,其实是个相当高的标准。她写过很多关于江南、小巷、古城、日常生活的小说,写得冲淡而宁静,这就是范小青所要表达的独特文学境界。 本册为《老岸》:没有凌乱如麻的琐事堆砌,却宁愿被人心的逻辑所裹挟,与平民的生活分享不能预知的疑难中,寻找着心的皈依。

范小青文集·长篇小说:老岸 内容简介

  《老岸》以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苏州为背景,描写医生世家出身并受过医科高等教育后在街道医院做推拿人大的巴豆,有心助人却牵涉进一桩文物走私案中,遭致五年劳改。刑满回来,妻女已离去,不得已踏起客运三轮车谋生,并企望解开受害的谜团,不料又一次次被人摆布、陷害,迫使他奋力抗争,顽强地追寻那个始终躲在暗处的人物,也执着地追求人生的真滞。  小说在紧张的情节、曲折的故事里同时展现了变革中的古城世态、风情,及芸芸众生的恩恩怨怨。作品俗中见雅,娓娓道来,颇富时代感、历史感和可读性。

范小青文集·长篇小说:老岸 目录

引子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尾声
后记
展开全部

范小青文集·长篇小说:老岸 节选

  《老岸》:  但这样的车,不大能在小城里发展盛行,因为许多饱食终日的有闲阶级,是要嫌车声嘈杂的。他们平时三五一淘,饮茶闲聊,或好友对弈,凝神静心,抑或用小嗓子尖尖地唱一段昆曲,凡此种种都要有一个“雅”字,倘若雅兴正浓,突然问有一东洋车滚滚而过,隆隆车声,惊天动地,必是大煞风景,绅士人等必是讨厌之至,那时的地方,并没有市政府这样的管事单位,大小事情,均由绅士商量决定,若是他们不喜欢东洋车,东洋车是不会有什么招式的。正如从前苏州的骑马,也是有人支持倡议的,或者以为坐轿是人抬人,用别人的脚,代替自己的脚,是不平等的,而以畜代轿则无此种顾虑,因为人与畜是没有什么平等可言的。但是苏州地方,车既不能盛行,马也是不大好招摇过市的,街道既已狭小,加之店肆林立,店主们对于店招,又是十分讲究,大都请名人书写,烫金做匾,弄得十分华丽气派,竖于店门上方,横在街头。  骑高头大马者,一不小心就会撞得头破血流,所以说到底还是轿子为好。  以至到了清末前后一段时间,一直到民国初期,上海的人力车迅速发展,总数已达数万辆,而在苏州,却仍是以轿代步的为多,当时城中私宅停轿就有两三千顶。这些人家的太太小姐们出门必是坐轿无疑,即使老爷少爷们也都是以轿代步的多。至于轿夫,则有两种,一种是大户人家的轿夫,还有一种是临时雇用,临时召唤的。  虽然有以上诸多原因,苏州的车子发展比较缓慢,但轿子的逐渐衰落,各种车子的盛行,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苏州的人力车大致是在1900年前后开始萌芽的,在此后的一二十年间,一直规定人力车不能进城,到了1914年又规定凡每车向警察局捐洋五角者,能在火车站一带的城区活动,1923年正式批准人力车可以在城内行驶,之前还经过1921年到1923年两年时间的试行。由此可见,苏州人力车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  人力车发展起来,也和轿子一样,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有长年包车,短期包车,更多的车夫则是在大街上等客。  那时候,车子的所属则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归属车行的,第二种是富有人家,自己购买车子、雇车夫,还有是车夫自己买车,接受用户包用或出去拉生意。  稍许有些身份有些财产的人家,总是要包一辆车的,即使不常胛,也是要包下来的。  当时毕仁达毕氏中医内科就包了一辆车。  已经知道毕仁达是一位很有名望的中医,主治内科。从前毕氏无疑是有比较大的房屋和比较厚的家产,毕氏在挂牌行医之外,还开有“养生堂”药店,货栈、工场和店堂都有相当的规模。在三十年代初期,药店职工有二十多人,经营中药上千种,信誉甚好,业务鼎盛。可惜在1937年底,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成了一片废墟。  在1937年冬天的时候,巴豆的祖父毕仁达先生带着劫余的一些钱,在城西北角的三摆渡买上一幢独门独户的住宅,三楼三底两隔厢,另有一方天井。这住宅同毕氏从前的阵势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其实那时候毕家人口不多,在家住的只有毕仁达老夫妇,再有一二仆佣。药店及制药工场炸毁,药店职工已经四散。毕仁达的长子早逝,次子毕逸群从日本留学回来,经同学介绍,在设于上海的铁路中心医院就职,只三年时间,就升为主任医生,似是不思归了。所以若从经济角度计,毕仁达似乎没有必要买下整幢的住宅,但在劫余之后,毕氏内科的牌子要重新竖起来,这份脸面还是要的,毕仁达也许是要给人一种“饿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印象吧。  ……

范小青文集·长篇小说:老岸 作者简介

  范小青,女,江苏苏州人。1978年考入苏州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年毕业留校,担任文艺理论教学工作。1985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江苏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1980年起发表文学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主。已出版长篇小说17部,中短篇小说近300篇,电视剧100多集。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中短篇小说《城乡简史》、《我们都在服务区》、《嫁入豪门》,电视剧《费家有女》、《干部》等。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