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油郎春秋

油郎春秋

作者:郭仁炳著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5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1.5(5.5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油郎春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124340
  • 条形码:9787511124340 ; 978-7-5111-243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油郎春秋 本书特色

  《油郎春秋》这部诗集的作者是油田地质与采油钻井工程专家,是地矿部西北石油局原局长、党委书记郭仁炳同志。《油郎春秋》一百四十八首诗词,属律诗者一百三十二首,长短句十六则。就其内容,往事回顾八十七首。在《坚定信念、实干兴业》一文中,以第三人称概述了他的主要业绩。在《关于“小问题”与“大学问”的回忆》,追索了他探索科学真理而忘我。在《一个共产党员的反思》中,坚定共产党人信念。他回顾了苏北、塔油田勘探事业的艰辛和取得成就时的欢快。退休后适逢旅行、欢度佳节,郭仁炳同志都有感而发,共六十一篇。诗中通篇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事业的热爱和讴歌。有一位诗词评论家曾点评,“郭仁炳先生写诗不靠技巧,靠的是真善美的心灵”,这是郭仁炳同志《油郎春秋》可读性的真谛。

油郎春秋 内容简介

  《油郎春秋》这部诗文集的作者是石油地质与采油钻井工程专家,地质矿产部西北石油局原局长、党委书记郭仁炳同志。《油郎春秋》收录十一篇文章和一百七十首诗词。诗词中属律诗者一百五十首,长短句二十篇。就其内容,往事回顾有六十三首。在《坚定信念实干兴业》一文中,以第三人称概述了他的主要业绩。在《关于“小问题”与“大学问”的回忆》中,追索了他探索科学真理而忘我的境界。在《一个共产党员的反思》中,坚定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他回顾了苏北、塔北油田勘探事业的艰辛和取得成就时的愉悦心情。退休后每逢旅行、欢度佳节,郭仁炳同志都有感而发,共七十九篇。诗中通篇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事业的热爱和讴歌。有一位诗词评论家曾点评,“郭仁炳先生写诗不靠技巧,靠的是真善美的心灵”,这是郭仁炳同志《油郎春秋》可读性的真谛。

油郎春秋 目录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在理论探究部分,设计了中学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这个教学框架以认知冲突、自主建构、思维监控、应用迁移四个基本原理为核心,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这个教学框架有4个主要环节:以诱发思维动机为特征的教学导入、以引发思维动力和知识建构为特征的教学过程、以思维监控为特征的教学反思和以灵活运用为特征的应用迁移。在实验研究部分,设计了中学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实验方案,研究发现:"思维型"课堂教学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中学。"思维型"课堂教学适用于不同学习基础的中学生。"思维型"课堂教学能显著的提升中学生的创新素上篇·文论11篇
坚定信念实干兴业——记石油地质试油工程专家和诗人郭仁炳
“你们真神啊!”
东60井难忘的岁月
塔北雨后的晨景
两上艾桑的前后
塔北油气探采结合回忆录
我的“缝洞梦”
“沙15井能压住”
《中国石化西北油气区卷》部分审改备忘录
关于“小问题”和“大学问”的回忆
一个共产党员的反思
下篇·诗词170首
七律·北京行随笔
七律·京城领奖有感(4首)
七律·北京大学观感(2首)
七律·赞马克·力文
七律·赞焦体字(6首)
七律·牡丹情(6首)
七律·答马克·力文
沁园春·塔北回眸(3首)
七律·蛇年观感(12首)
七律·迎马年(2首)
七律·鸡鸣寺(9首)
七律·观雪回思(18首)
西江月·游燕子矶(6首)
七律·摩崖品诗(6首)
江城子·矶峰回眸(6首)
七律·传统佳节(17首)
七律·八旬回思
端午风云(7首)
七年苦读(7首)
初到南京(7首)
初探江南(7首)
再探江南(7首)
七律·江滨观感(5首)
沁园春·时感
七绝·参加南京峰会观感(5首)
七律·南京东郊游(15首)
七绝·元宵节
七律·秋晨
沁园春·西行观感(4首)
长律·读东方的《塔里木油事》
七律·小寒有感
七律·改诗
后记质。
展开全部

油郎春秋 节选

  《油郎春秋》:  1991年夏,塔北难得下了一场夜雨。天刚亮,我照例早起,外出散步。出了705大院,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新异常之感,顿使我心旷神怡,不由得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大约是三十几年前,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地质部初组石油地质队,第1次对西北沙漠地区开展找油工作的艰苦岁月里,我的一位同学在荒漠中失踪7天;当同事找到他时,已是奄奄一息,仅能无声地动动那干裂的嘴唇,意思是说他“渴……”啊!那时的我,还未到过沙漠,总想象那里滴雨不下,寸草不生,渺无人迹,处处荒凉,特别是一想到那位同学的遭遇,就很有些“想而生畏”。  大约过了20年,也就是1975年春,我和任凤文随老专家喻传兰到克拉玛依,参加全国压裂经验现场交流会。当时的口内江南已是春暖花开,风和日丽,而克拉玛依却是寒风凛冽,尘土飞扬。这是我第1次沙漠之行,曾仿《江城子》填词一首,记述了一路观感:“西飞万里到新疆,天苍苍,地茫茫。正值春寒,乌市不胜凉。瀚海长晴难见雨,风一起,便沙狂。驱车北行过团场,田方方,树行行。早卸戎装,军垦留边防。铁马金戈征战勇,创基业,好儿郎。”  此后虽不再荒诞想象,而戈壁风沙却给我留下了“黄沙直上白云间,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印象。  大约又过了15年,也就是1990年春节后,我奉命赶到塔北参加油气勘查会战。当时还是早春,南疆的塔北却比北疆的克拉玛依暖和多了,风沙也似乎小一些。但是,到了维族的古尔邦节,塔北的天气也变得有些反复无常了。我记得,我们应邀参加当地古尔邦节后,在回来的路上,陡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有如《西游记》中的妖魔来了一般,连现代化的北京小车也无可奈何,只得停下。不过说也奇怪,这沙尘暴真像《西游记》说的那样,来去匆匆,猛刮了一阵,很快过去,而横在沥青路面上的却是道道沙埂,以致小车颠颠簸簸,好不容易才回到705大院。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当我来到宿舍前,只见门口堆了好厚的沙土!开门进到屋里,窗户仍然紧闭,而地面、桌椅和床铺上却是厚厚的灰尘!空气中则是微尘弥漫,闷得我喘不过气来,赶紧将手帕湿水,捂住鼻孔,才算好受了一些。事后,每当想起这次沙尘暴的袭击,就觉得沙漠有一种原始野性的狂暴。  但是,当我从回忆中回到这雨后早晨的现实,展现在我面前的却是另一种情景。广阔的旷野,平日昏昏沉沉,今早却是透明如镜,空气洁净而不干燥,湿润而不沉闷。北边的天山,平日隐隐约约,今早却是巍峨重叠,挺拔于蓝天之下,雪帽盖顶,虽横卧千里,却清晰了然。南边沙参2井的火炬,平日不见踪影,今早只见熊熊闪耀,辉映天边,一片桔黄,虽远至数十里,却格外醒目。那南去的土公路上,只见赶早拉油运石的车辆来往奔驰,却不见平日的滚滚灰尘。回看我走过的路面,虽湿而无积水,虽土而无泥泞,脚印依稀可见。路两侧的红柳,细嫩枝叶上虽无晶莹露珠,从那翠绿丛中抽出的粉红花穗却分外鲜艳悦目。再举目东望,只见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宁静的大地顿时生辉,现出勃勃生机。这时,两位打扮入时的姑娘从我身边而过,迎着朝辉,前去搭乘南往沙参2井的拉油车,更是增添了这雨后晨景的诗情画意。  我继续信步东去。看看这雨后晨景,想想那些不畏艰难险阻的开拓者们,不免情不自禁地赞叹:塔里木真大啊!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那样,这浩瀚大漠也有美好的一面,一旦开拓者们将她丰富的油气找出来,她将会变得更好。这正是:吴越春秋虽如画,天山南北好赋诗;羌笛当歌和红柳,春风得意度玉门。  ……

油郎春秋 作者简介

郭仁炳,1936年2月出生于湖北公安。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55年底毕业于武汉地质学校。1963年考取北京石油学院函授部石油地质系,因“文化大革命”未毕业。1982年夏至1983年夏在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部学习并毕业。1956年初参加石油地质工作后,曾在苏浙皖豫粤和新疆从事地面地质、钻井地质、地质综合研究、油气测试、压裂酸化、盐岩开采等技术工作;曾担负地质、工程、生产、技安、经济等专业管理工作;曾任江苏石油试釆大队副总工程师、副大队长、大队长,华东石油地质局副局长,地质矿产部塔北油气勘查联合指挥部指挥,西北石油地质局副局长、局长和党委书记,华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和党委书记,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高咨中心副主任。曾任江苏省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矿业协会常务理事,新疆矿业协会副理事长,曾被聘为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退休后,相继加入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华诗词研习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诗国社、中国国学文学会、中国作家创作协会,并任中国国家诗书画院研究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会员、中华诗词协会和国际诗词协会名誉副会长、中国老干部作家协会名誉会长、新华艺术网执行副主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