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智库1 大国前途

智库1 大国前途

作者:于今主编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22.0(3.8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智库1 大国前途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725592
  • 条形码:9787511725592 ; 978-7-5117-2559-2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智库1 大国前途 本书特色

国家前途是每个中华儿女时刻关心的议题,也是执政党制定各项政策考虑的核心主题。本书分为“国家前途与国家政治”“国家前途与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前途与国家安全”“国家前途与经济新常态”、“国家前途与社会民生”等5个专题,收入近30位著名专家学者的文章。作者有(顺序按各编的姓氏笔画):汪玉凯李君如陈锡文胡德平赵磊施之鸿于今卢中原成思危 张卓元迟福林李曙光周瑞金朱晓中刘江永林宏宇郑永年崔立如 厉以宁李佐军吴敬琏易纲 贾康王小鲁赵景芳 柳传志 徐雪、宋宏远 温铁军。他们的文章围绕上述专题各抒己见, 没有八股、官样文章,直击热点,语言朴实,论述精辟,充分显示出大家的深邃和广博,读了令人耳目一新。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理解当前中国和世界的热点、焦点问题。

智库1 大国前途 内容简介

国家底线: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   点击进入 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    点击进入 本书汇集国内**学者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和探讨,从政治改革到国家安全,从经济新常态到民生建设,从多方面对中国国家前途进行分析。他们以深入浅出的理论功底,分析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明辨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建议,令读者豁然开朗,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国家前途是每个中华儿女时刻关心的议题,也是执政党制定各项政策考虑的核心主题。本书分为“国家前途与国家政治”“国家前途与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前途与国家安全”“国家前途与经济新常态”、“国家前途与社会民生”等5个专题,收入29位著名专家学者的文章。作者有(顺序按各编的姓氏笔画):汪玉凯李君如陈锡文胡德平赵磊施之鸿于今卢中原成思危张卓元迟福林李曙光周瑞金朱晓中刘江永林宏宇郑永年崔立如厉以宁李佐军吴敬琏易纲贾康王小鲁赵景芳柳传志徐雪、宋宏远温铁军。他们的文章围绕上述专题各抒己见,没有八股、官样文章,直击热点,语言朴实,论述精辟,充分显示出大家的深邃和广博,读了令人耳目一新。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理解当前中国和世界的热点、焦点问题。

智库1 大国前途 目录

 

**编 国家前途与国家政治
 习近平的治国使命与中国未来的转型发展 汪玉凯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第五个现代化” 施芝鸿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李君如 
 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及面临的挑战 陈锡文 
 破解《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问 胡德平 
第二编 国家前途与全面深化改革
 需要我们重视的几个改革议题 张卓元 
 建设符合市场化改革方向的服务型政府
 ——兼谈不要误解了行政审批改革 卢中原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成思危 
 我国转型改革的总体趋势 迟福林 
 政治体制改革的共识、目标与路径选择 周瑞金 
 实现法治化市场经济需要哪些改革 李曙光 
 新型智库为深化改革提供动力支持 于 今 
第三编 国家前途与国家安全
 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策析 林宏宇 
 以“和平的多边主义”争取可持续安全 刘江永 
 国际格局转变与中国外交转型 崔立如 
 新丝绸之路:做什么、怎么做? 郑永年 
 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朱晓中 
 中国特色外交的新常态 赵 磊 
第四编 国家前途与经济新常态
 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  纲 
 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全面阐述新常态 厉以宁 
 如何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致胜下一个十年 吴敬琏 
 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思路与方向 贾 康 
 向新常态平稳过渡的对策 李佐军 
第五编 国家前途与社会民生
 读懂中国经济数据 王小鲁 
 粮食金融化挑战中国粮食安全 温铁军 
 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分析 赵景芳 
 不安来自何方 柳传志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徐 雪 宋洪远 

 

展开全部

智库1 大国前途 相关资料

到2020年,中国实现由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意味着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升级。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形成过程,还伴随着经济结构新常态、利益结构新常态、制度创新新常态的形成;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还涉及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改革。推进服务业主导的转型与改革,将成为增长、转型、创新的主要推动力。
  ——迟福林
  在我国,政府失灵的情况极为常见。由于权力的扩张性和自身的逐利性,政府存在着短视、随意、缺乏约束的行为,诱发官员贪腐、政绩观扭曲、限制市场竞争等问题,导致其无法更好地弥补市场配置资源不足的作用。
  ——李曙光
  我们今天讲经济要进入“新常态”这有两个含义。第一,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是为了过分强调速度而超高速增长,这对中国经济是不利的。第二,过高的增长率带来哪些不利呢?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不利。第一,资源消耗过快;第二,环境受到影响,生态恶化;第三,低效率;第四,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第五,也是最重要的,错过了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
  ——厉以宁
  中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所谓增长速度的换挡期是指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gdp增长速度进入了一个下行的通道。大致上从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gdp增速就从超过10%一路下行,这是进入所谓新常态。
  ——吴敬琏
  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国人的积极性,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就是改革。如果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我们就还有进一步释放能量的空间。
  ——柳传志

 

智库1 大国前途 作者简介

于今,男,满族,知名学者。 “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五个统筹丛书》《科学发展观丛书》课题主持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出版选题负责人。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第一套以智库为名的系列政策研究读物《国家智库》《中国智库》《中国智库发展报告》创办人、总编辑。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