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商界精英: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

商界精英: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

作者:朱志元著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3-01
开本: 24cm 页数: 224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61.9(7.2折) 定价  ¥8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商界精英: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224845
  • 条形码:9787549224845 ; 978-7-5492-248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商界精英: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 本书特色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商界精英: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为《中华长江文化大系》系列丛书的一本,自古以来,长江流域以其发达的经济文化著称于世。不同历史时期,发达的金融业为长江流域的众多商界精英提供了平台。《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商界精英: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以时间为线索,分朝代介绍了长江流域各个时期的金融状况及其中涌现出的金融巨家们,反映了长江流域金融业之发达,人才辈出之状况,是一本全面反映长江流域金融商业的发展历程的学术专著。

商界精英: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 内容简介

  在《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商界精英: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中,作者朱志先以书写依商而成为业界名流的巨家为主,主要展现商业精英们的营商活动、成就及其社会贡献,在选择写作对象上,尽量从微观方面关照各个时代、各个区域的业界精英,借以彰显长江流域商界巨子们的风采,进而上升到从宏观方面把握这些精英们的经营文化理念;作者以勾勒商业活动的媒介:诸如货币、钱庄、票号、银行等为辅,主要展现货币、钱庄、票号及银行在商业活动中的连接器或助燃剂作用。

商界精英: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 绪言
**节 话说“金融”与“巨家”
一 长江流域的金融
二 长江流域的巨家及相关金融理念
第二节 长江流域的信用媒介
一 蜀交汉钞:长江流域的信用货币
二 商海桥梁:长江流域的金融机构

第二章 长江流域上古中古时期的金融与巨家
**节 先秦两汉的金融与巨家
一 名显天下——巴寡妇清
二 富侔人主——邓通
第二节 隋唐宋元的金融与巨家
一 便利商贸,孕育重镇
二 国家四民,同为一等
三 传奇小说,分列巨贾

第三章 长江流域明清时期的金融与巨家
**节 明代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
一 富甲一方——西门汪氏
二 锡山三富——邹望、安国、华麟祥
三 浙商奇才——孙春明
第二节 清代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
一 江南巨商——胡贯三
二 富比王侯——临川李氏
三 徽商巨富——江春

第四章 长江流域晚清时期的金融与巨家
**节 源头活水:长江上游的金融与巨家
一 扬名边陲的滇商巨贾
二 名显天下的巴蜀巨富
第二节 中流激荡:长江中游的金融与巨家
一 寒微拔起的湖湘巨家
二 富比王侯的江右巨家
第三节 蔚为壮观:长江下游的金融与巨家
一 精英荟萃的苏沪巨家
二 寒微出身的浙商巨家

第五章 长江流域民国时期的金融与巨家
**节 巴蜀之域的金融与巨家
一 川商奇才——杨粲三
二 美丰之父——康心如
第二节 汉镇之界的金融与巨家
一 汉镇巨贾——宋炜臣
二 汉商巨擘——蔡辅卿
第三节 吴越之区的金融与巨家
一 金融巨子——胡笔江
二 商界奇才——虞洽卿
第四节 风雨飘摇: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
一 混乱中的四川
二 震荡中的汉口
三 危机中的上海

第六章 信义兼程:长江流域金融巨家的文化审视
**节 求信守诚:长江流域金融巨家的生存准则
一 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二 规范管理,以诚为重
三 不为投机,坚守信用
第二节 家国同构:长江流域金融巨家的经营理念
一 注重地缘,泽及乡梓
二 支持工商,实业救国
三 金融为主,直陈时弊
四 关乎国运,时穷节见
第三节 好善乐施:长江流域金融巨家的魅力人格
一 赈灾救济,视如己事
二 育材崇教,捐资兴学
三 同心好义,共扶善举
四 以义为先,战事救护

参考文献
后记
总后记
展开全部

商界精英: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 节选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商界精英: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  一 长江流域的金融  具有数千年文明发展史的长江流域,其支流四通八达,天然形成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网络。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理区域,经济活动的媒介——货币,呈现出质地、形态各异的情况,诚如司马迁所言“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春秋战国时期,在南方颇为流行楚国的“蚁鼻钱”;汉代时随着国家的统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富商大贾到全国各地经营的现象逐渐增多,于是吴越及蜀地的吴、邓“半两”钱遍天下;三国两晋时期,“五铢”、“货泉”、“直百五铢”、“太平百钱”等行于吴越、巴蜀之地;刘宋时期,在“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的“元嘉之治”盛世局面下,“四铢”钱在江南广为接受;繁荣的盛唐,“开元通宝”通行各地,江南产生了“扬一益二”之类的商业城市,具有早期金融机构性质的质库、柜坊、金银店林立西市;宋代蜀地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达65斤,折成大钱,一贯有12斤,进行集市买卖,倘若用三五贯钱,便很难携带,更别提数额巨大的贸易往来,严重影响了商品交流,中国*早的纸币——“交子”产生了。  明代初年,铸造铜钱费用很高,周转不易,且盗铸难禁,遂发行大明宝钞。由于政府对宝钞的回收力度太小,导致宝钞不断贬值,社会认可度变低。宣德年间,户部曾言“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明英宗以后,明代进入以白银为主、银钱兼用的时代;清代仍是银钱兼用的货币政策,后因白银大量外流及制钱质量下降,导致银贵钱贱,铜钱的社会信誉度急剧下降。  明清时期一直存在钱钞、银钱、银钞兼行的货币政策,这就需要相互间的兑换。尤其长江中下游的荆楚、吴越、淞沪一带,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汉口、沙市、鄂州、苏州、扬州、南京、松江等地,出现了专门从事货币兑换的钱肆、钱桌。如《东华录》卷十五载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副都御史许三礼弹劾徐乾学发本银十万两,利息是每月三分,让盐商项景元在扬州做生意。布商陈天石从徐乾学处领本银十万两,在“大蒋家胡同开张当铺,其余银号、钱桌,发本放债,违禁取利”。  近代以来。随着大宗贸易、埠际问交易的进行,现金往来的弊端愈发突出,这样便出现了钱店、钱铺、钱庄以及票号。  苏州系江南货物大集散市场,南北往来的货物多集中于此。清光绪初年,苏州的钱庄便有很细致的分类,规模大的钱庄负责交易饷需钱粮及往来汇票:其次是在大街闹市收兑宝银或与其他店作兑换银钱交易,资本一般不大;规模*小的是给过往客商兑换银钱或兑换外国银元。  上海作为全国*大的贸易中心,货物吞吐量巨大,每天都有大笔交易进行。据黄鉴晖《中国钱庄史》所统计,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上海城区和租界内的钱庄共有120家,规模大的每家资本有3万~5万两,规模小的资本有500~1000两。  九省通衢的汉口。便捷的水运交通使其成为沟通长江中下游的纽带,商贸往来频繁,需要大量的融通资金。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湖广总督赵尔巽奏疏称以前汉口各银号,每家都必须储钱万串或数千串,以便应付兑换之需。从有铜币以来,“皆赴官钱局随领随销,无需多储,虚耗息金。以武汉大小银号一百四十余家”。  西南商业重镇成都,作为西南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在清末有票号10多家,钱庄100余家。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各地开埠通商和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以及外来近代银行的示范效应,长江流域的银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中国通商银行、大清银行、中央银行先后在上海成立。20世纪20年代,不仅中国、交通、中南、大陆、金城、盐业、中国实业、四明、浙江兴业、中华懋业和农商银行等落户汉口,外资银行如汇丰、花旗、华比、横滨正金等也皆在汉建立银行或设置分行。位于上游的四川,则兴起中国银行、裕通银行、美丰银行、聚兴诚银行、重庆银行、川康银行等,可见长江流域金融业的发展之迅猛。  ……

商界精英:长江流域的金融与巨家 作者简介

  朱志先,河南南阳人,1999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2008年至今任教于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在《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中国地方志》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先后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