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隔院笙歌-泥絮阁管淑珍散文随笔集

隔院笙歌-泥絮阁管淑珍散文随笔集

作者:管淑珍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3.1(7.0折) 定价  ¥3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隔院笙歌-泥絮阁管淑珍散文随笔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6300372
  • 条形码:9787556300372 ; 978-7-5563-003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隔院笙歌-泥絮阁管淑珍散文随笔集 本书特色

  《隔院笙歌:泥絮阁管淑珍散文随笔集》中的四个专辑,涉及的话题可谓五花八门,既有“翰藻余香”的睿见,“逸笔草草”的博识,“识文断字”的探幽,也有“自报家门”的爽直,这恰恰体现了管淑珍随性而为、不拘一格的行文风格。学者之思,赤子之语,身世之叹,杂家之趣,千滋百味尽在其中。比如第四辑“识文断字”,对一些我们常见不怪的汉字字义,她总能不厌其烦地挖出新意。《错彩镂金——“错”不只是一种误》一文就很让人长见识。“错”*初是很有装饰感的,古人常在器具上镀金,也在刀鞘上镶嵌或涂抹金银,陆游在《金错刀行》就用了“错彩镂金”的成语,此外,“错臂”还指文身。至此,作者笔锋回转,“可是,‘错’的引申义就不那么招人待见了。‘错’也指磨刀石,故《诗经·小雅·鹤鸣》上说:‘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后又引申为粗糙、不滑之意。世故圆滑的人会告诉你:为人处世千万别像屈原那样,对那些‘背绳墨以追曲’的小人极尽挖苦和批判之事,结果自己的人生以自沉汨罗江而告终。

隔院笙歌-泥絮阁管淑珍散文随笔集 内容简介

  《隔院笙歌:泥絮阁管淑珍散文随笔集》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的作品,共七辑。  其中《识文断字》《翰藻余香》是作者读书科研之余的收获;《自圆其说》是作者从事天津地域文化研究的收获;《谈情说爱》则表现作者的爱情观。总体来说,《隔院笙歌:泥絮阁管淑珍散文随笔集》有较强的文学欣赏性。

隔院笙歌-泥絮阁管淑珍散文随笔集 目录

序:“卑微”的飞翔 黄桂元
**辑 翰藻余香
领略作品的“化境”
太康诗风中的别样情怀
饥饿艺术家的另类人生
怀才不遇与知遇之恩
静静地阅读昌耀
《冬》:期盼春归的诗人穆旦
“傅粉何郎”的阴柔美
萨义德“叫板”知识分子
苏秦是车裂而死的间谍
其实你不懂曹雪芹的心
由“借猿骂人”说起
废名:颠覆读者的审美心理习惯
灵感是一位神秘来客
成功是可以这样叫停的
生命永远不会褪色
睡中光芒当几许
灰心场屋的蒲松龄
潘金莲的标本式人生
衣食是本话《棋王》
汪曾祺:有一技之长的鸡鸭名家
走近地坛去领悟
当东方朔遇到汉武帝
“书生赶考”现象面面观
游走于母语与外语之间
文人宜散不宜聚
野渡无人舟自横
大回:死在能耐上的大能人

第二辑 逸笔草草
关中“中国戏曲活化石”:老腔
青岛劈柴院之浮光掠影
善于质疑才能进步
冲厕所也是一种尊严
“奉旨填词”与知识分子的良知
关注自己的味蕾
请善待自己的对手
请饮一杯“疗妒汤”
三更不是打钟时
“文二代”苏东坡
怎一个“忙”字了得
拶子本是五根柴
花落人亡悼陈芸
张爱玲的小说《五四遗事》
难以打开的情人情结
歪批《山鬼》
永远留在梁实秋记忆中的女人
女强人的爱情真空
用文学的眼光审视爱情

第三辑 自报家门
像波德莱尔一样游手好闲
我是谁?
泪水泡出女人字
改名
发呆时的“物外之趣”
地球,我曾到此一游
卑微的白菜花
*后一次驻足考场
天津大姐
天津大哥
贴饽饽熬小鱼
煎饼果子
马三立相声中的处世哲学
读城不易
天津人说普通话
一张戏单的联想
“大数子”中的“卦大匾儿”
甄光俊:度曲有道是中国戏曲的永恒魅力
谭老的快乐人生

第四辑 识文断字
错彩镂金
——“错”不只是一种误
清茶可抵十年尘梦
古人将秤锤称为“权”
警惕那些无用之臣
且说元宵节的“灯”
不可等闲视之的“风”
做一个快乐的人生过客
“故”字是不可忘记的
出名为什么要趁早
能人的能耐是为了造福人类
三寸气在千般有
钱,真不是万能的
管住自己的舌头
人人都离不开一张“网”
“私”字不只是一闪念
“无后为大”?
“音”与“声”并不相同
“之”字不可小瞧
达人的境界并非遥不可及
东汉人发现静电
“冰”是水的一种超越
耐人寻味的“鼎”
人“比”人,或许是一场悲剧
假作真时真亦假
中国“梦”是百姓愿望的达成
跋:独舞者海阔天空 苏莉鹏
展开全部

隔院笙歌-泥絮阁管淑珍散文随笔集 节选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的自我写照吗?我不得而知。卡夫卡的同学这样描述卡夫卡:“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尊敬他,可是,完全不可能与他成为知己,在他周围,仿佛总是围着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墙,他以那文静可爱的微笑敞开了通向交往世界的大门,却又对这个世界锁住了自己的心扉。”拥有这样的同学是快乐还是烦恼呢?我不得而知。  反正卡夫卡自己也说:“实际上,孤独是唯一目的,是对我的极大诱惑。”或许只有在孤独的世界中,卡夫卡才能将人生看得更透彻一些吧?做一个饥饿的艺术家*初好像是自愿的,他自觉自愿地走进笼子表演忍饥挨饿时的状态供人参观,不过,这种参观活动是由经纪人来控制时间长短的,同时,也有人用一种不太严格的方式来监视他挨饿。这让我想到流浪、漂泊或隐居的生活,还是饥饿艺术家本人说得*真切:“因为我只能挨饿,没有别的办法。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惊动视听,并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听了饥饿艺术家对自己的剖析,我们就懂得为什么李白会有这样的表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自小仗剑出游、“偏干诸侯”的李白“岂是蓬蒿人”,他是想做一番事业的,可是,现实是那么残酷,他终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就意味着他只能走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叛逆之路了。再如陶渊明,弃官不做,种几亩“草盛豆苗稀”的地,写几首“此中有真意”的诗,艰难地与贫困抗衡着,心甘情愿地做他的“五柳先生”。  我们还是回到饥饿艺术家的话题上来,当他的饥饿表演被人们看厌了的时候,他成了马戏团中观看兽类表演的障碍,他却依然不肯改行,去做一些可以填饱自己肚子的事情,这就形成了人生的一种悖论:他明知他的饥饿表演只是一种行为艺术,并不能留下什么实物做历史的见证,却依然执著地坚守在这个行业中;那些欣赏过他的“内行的人”曾经是理解了他行为中的观念的“知音”,后来却放弃了对饥饿艺术家的关注,因为饥饿表演不再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了。  饥饿艺术家在孤独中品味着不被人理解的苦涩,默默承受着这一切。既然大家都是同类,为什么心灵的距离会有那么遥远?你有你的活法,他有他的活法,互不干涉,互相理解,那将成就一个多么和谐的世界呀。不要以为他是怪物而对他冷言冷语,也不要以为他的怪异行为可以挖掘出什么商业价值而试图贩卖他的表演,更不要像那些陌路人一样对他视而不见,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一点机会表达他的人生理念,然而,以上这些想法都是在现实中行不通的,从这种荒谬悖反的人生现象中,我们是否感到有一点悲怆呢?不是饥饿艺术家一个人的悲怆,而是许多人的悲怆。  饥饿艺术家死后,笼中换上一只小豹,它“什么也不缺,看守们用不着思考良久,就把它爱吃的食料送来,它似乎都没有因失去自由而惆怅。它那高贵的身躯,应有尽有,不仅具备着利爪,好像连自由也随身带着”。这段话是为哪些人而写的呢?我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在庞大的社会机制中到处有命运好到靠“汤事儿”就能获得锦绣前程的人,这实际上是人生的悲剧性体现。跟饥饿艺术家比起来,他们不是异类,而是社会的正常分子,他们的正常生活使社会以一种不太正常的方式运转着,这是一种更大的悖论。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