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1-01
开本: 大32开 页数: 24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5.4(5.5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2339545
  • 条形码:9787802339545 ; 978-7-80233-954-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特色

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介绍,首先从学科建设的相关概念入手,逐一分析学科、大学学科、学科建设等一些基本概念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的基础,梳理国内外大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演进,分析大学学科建设发展趋势,阐释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基本特点与定位,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内外环境,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即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原则、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原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原则和特色发展与创新原则。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发展战略,并针对学科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思路与对策,指出应当从学科结构的调整优化、学科组织的集成创新、学科制度建设、学科文化整合等方面构建学科建设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简介

学科是大学的组成单元,是承载大学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社会服务)的平台,是大学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学科、学科建设对于大学的重要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学校而言,学科建设情况各有差异。新建本科院校只有把学科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系统中,认真分析自身学科建设优势与劣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充分整合学科资源,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形成以队伍促学科、以学科带专业和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和提升机制,才能保证学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反思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探讨了大学学科建设的有关概念、基本内容、总体目标及组织形式,并就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基本思路、主要工作(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本研究立足于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实践,依循战略管理研究方法,集中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理论基础、发展思路和行动策略。本书共分为10章。**章:引论。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背景,阐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等问题。对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明确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构建本书研究框架。第二章:基本概念的界定。从大学的分类入手,界定“学科”、“专业”、“学科建设”等基本概念,并分析学科与专业的关系。第三章:国内外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梳理我国大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借鉴国外大学学科建设经验。第四章: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取向:重点学科建设。通过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SWOT分析,明确影响学科发展的因素,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与基本思路。第五章: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发展战略。借鉴战略管理思想与方法,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内容、规划方法以及战略实施举措。第六章: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关键: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学科团队,本章探讨学科团队建设,重点关注学科负责人、带头人、学科骨干的选拔与培养。第七章: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载体:科学研究。探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分析现阶段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科研竞争力的基本策略。第八章: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归宿:人才培养。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新一轮质量工程建设的背景,研讨学科对于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提出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及依托学科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与方法。第九章: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文化建设。分析学科文化的功能、学科文化建设的内容,强调建立基于学术权力的大学学科制度。第十章:讨论与结论。给出初步结论并提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目录

**章 引论 1 研究背景 1.1 新建本科院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一支重要力量 1.2 提高质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中心任务 1.3 学科建设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关注的焦点 1.4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2.1 学科建设的研究现状 2.2 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的意义 3 研究思路、方法与本书框架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3 本书框架第二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 1 学科与专业 1.1 学科的内涵 1.2 专业的内涵 1.3 学科与专业的比较 2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2.1 学科建设的内涵 2.2 专业建设的内涵 2.3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第三章 国内外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1 大学学科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1.1 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大学学科发展阶段 1.2 大学学科结构的基本特征 2 我国大学学科演进及其特征 2.1 我国大学学科的历史演进 2.2 我国大学学科演进的特征 3 国外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3.1 国外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 3.2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启示第四章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取向:重点学科建设 1 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同顾 1.1 我国高水平大学及其重点学科建设的历程 1.2 我国高水平大学及其重点学科建设成就 2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环境分析 2.1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 2.2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发展的内部环境 3 积极推进重点学科建设 3.1 新建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 3.2 新建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新建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策略 3.4 推进重点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第五章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发展战略管理 1 高等学校战略管理概述 1.1 战略 1.2 战略管理 1.3 高等学校战略 1.4 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过程 1.5 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特点 2 高等学校学科战略规划的制定 2.1 制定学科战略规划的意义 2.2 高等学校学科战略规划的内容 2.3 战略规划制定的方法、程序与要求 3 学科发展战略的实施 3.1 硬件系统的建设 3.2 软件系统的构建第六章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关键:队伍建设 1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1.1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队伍整体特征 1.2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2 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 2.1 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2.2 学科带头人的选拔 2.3 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2.4 学科带头人培养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3 建设合理的学科梯队 3.1 学科梯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3.2 学科梯队的合理布局 3.3 学科梯队的建设与管理 4 学科骨干的选拔与培养 4.1 学科骨干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4.2 学科骨干的选拔 4.3 学科骨干的培养 5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思路 5.1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5.3 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第七章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载体:科学研究 1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1.1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动力 1.2 学科建设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与重要平台 1.3 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相结合,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2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现状 2.1 科学研究投入严重不足 2.2 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制约着科研水平 2.3 科研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管理部门职责不够明确 2.4 科研缺乏联合意识,科研结构比例失调 3 培育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的策略 3.1 高校科研竞争力:内涵与特征 3.2 影响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要素分析 3.3 培育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的策略第八章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归宿:人才培养 1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1 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 1.2 研究生教育促进学科建设 2 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培养 2.1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 2.2 学科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定向与规范 2.3 学科专业的调整与组合 3 质量工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简介 3.2 发挥学科建设在质量工程中的带动作用 3.3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4 强化学生的科研训练第九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文化建设 1 学科文化建设的意义 1.1 学科文化的概念 1.2 学科文化建设的功能 2 学科文化建设的内容 2.1 学科精神文化建设 2.2 学科制度文化建设 2.3 学科行为文化建设 2.4 学科环境文化建设 3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3.1 大学管理促进学科文化的发展 3.2 建立合理行使权力的学科文化 3.3 组织跨学科研究,创新学科文化 3.4 坚持学术性价值导向的大学文化建设第十章 讨论与结论 1 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2 深刻理解学科建设的内涵 3 着力打造重点学科 4 切实搞好学科建设规划 5 建设高水平学科队伍 6 提升科研竞争力 7 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 8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9 展望附录1附录2附录3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孟现志(1968—),男,汉族,副教授、管理学硕士。1988~1992年就读于河南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到商丘师范学院教育教研室(现教育系)工作。2000~2003年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攻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学校管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3年以来调教务处工作,从事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和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先后参加主持(参加)厅级以上研究课题10多项,在《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多篇。先后荣获“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浙江省优秀毕业研究生”、“商丘师范学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2004年成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获得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