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移民、国家与地方权势:以清代巴县为例:the case of Baxian county in Qing dynasty

移民、国家与地方权势:以清代巴县为例:the case of Baxian county in Qing dynasty

作者:梁勇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4-04-01
开本: 24cm 页数: 368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29.6(3.8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移民、国家与地方权势:以清代巴县为例:the case of Baxian county in Qing dynasty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1098761
  • 条形码:9787101098761 ; 978-7-101-0987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移民、国家与地方权势:以清代巴县为例:the case of Baxian county in Qing dynasty 本书特色

梁勇编著的《移民国家与地方权势--以清代巴县为例》共七章,**、二章梳理了清代巴县移民社会的形成及移民构建历史记忆的努力,第三至第七章梳理了巴县移民社会的基层治理,涉及保甲制度、啯噜、客长、团正、学董、八省会馆等,探讨了民间社会与国家政权在基层治理上的互动情况。绪论、结论各一,分别阐述了研究的起始背景与学理思考。本书的主旨在于讨论一个具有移民社会特色的地方基层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因此本书的学术史回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区域社会史中的移民研究,二是基层控制体系的演变。

移民、国家与地方权势:以清代巴县为例:the case of Baxian county in Qing dynasty 内容简介

本书共七章,**、二章梳理了清代巴县移民社会的形成及移民构建历史记忆的努力,第三至第七章梳理了巴县移民社会的基层治理,涉及保甲制度、啯噜、客长、团正、学董、八省会馆等,探讨了民间社会与国家政权在基层治理上的互动情况。绪论、结论各一,分别阐述了研究的起始背景与学理思考。

移民、国家与地方权势:以清代巴县为例:the case of Baxian county in Qing dynasty 目录

序绪论**节 州县档案与区域社会史研究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一、区域社会史中的移民研究二、基层控制体系的演变第三节 研究史料与全书框架一、资料构成与分析二、分析思路与全书框架**章 清代巴县的社会经济**节 巴县历史地理与生态环境第二节 巴县的社会重建与发展一、明清之际战乱的影响二、地方社会的重建与发展第三节 巴县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一、雍正六年的“田地清丈”二、移民社会的地方公产及其管理体制第四节 小结第二章 移民的宗族构造及历史记忆**节 清政府移民政策的演变一、积极鼓励移民阶段二、有效管理控制阶段第二节 土著的回归与移民进入一、土著的回归二、“奉旨人川”第三节 移民的宗族构造一、移民的生存模式二、移民的宗族构造第四节 “麻城孝感乡”:一个历史记忆的解读一、“麻城孝感乡”的祖源地传说二、明代“麻城孝感乡”的象征三、清代传说内涵的转变第五节 小结第三章 保甲制度的建立与咽噜的泛滥**节 保甲制度建立一、保甲制度的实施二、保甲与里甲三、保甲与乡约第二节 粮户、花户与烟户一、粮户与花户二、保甲与烟户册第三节 咽噜的兴起一、移民与咽噜的兴起二、咽噜成员的身份构成与地方关系第四节 政府的应对一、政府的应对举措二、应对失效的原因第五节 小结第四章 清中前期的客长与移民社会**节 客长的兴起与职责一、何为客长二、客长的承充过程三、客长的职责第二节 客长制与保甲制的互动一、保甲制的功能缺陷二、补充与融合:客长制与保甲制第三节 客长与地方秩序的形成一、客长与场镇秩序二、客长与场中权力第四节 小结第五章 团正与清中期的地方军事化**节 白莲教起义与团练的兴起一、作为军事组织的团练二、作为基层组织的团练三、团的运行实态第二节 团正与地方权力结构一、团正及其职能二、乡村社会中的团正三、团正问的权力纠纷四、团正与客长的利益关系第三节 小结第六章 晚清的学董与乡村权势的转移**节 “庙产兴学”之议的提出第二节 学董及学堂的经费来源一、学董的身份与职责二、“庙产兴学”政策的实施第三节 “庙产兴学”与地方权力演变一、学董——两难境地二、寺僧——无力的反抗三、地方官员——庙产兴学的积极鼓动者四、“庙产兴学”的成效第四节 小结第七章 个案研究:八省会馆与市镇权力格局**节 八省会馆的兴起一、会馆的创建二、会馆日常经费来源第二节 八省会馆的日常活动一、商业互助二、生活互助第三节 八省会馆与地方公局一、保甲团练局二、夫马局、三费局三、具有移民社会特色的地方公局体制第四节 八省会馆与地方权力网络一、八省会馆与重庆教案二、至善堂与地方救济第五节 晚清的八省会馆一、会产的管理与争夺——江南会馆的故事二、八省会馆的式衰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八省会馆一、从八省会馆到八省公益协进会二、江西石阳会馆产权纠纷案三、从八省积谷局到八省积谷办事处第七节 小结结论**节 移民社会的内在发展逻辑一、移民活动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二、城乡社会的不同发展轨迹第二节 制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第三节 基层社会的权力变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