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寻求规则与秩序-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研究

寻求规则与秩序-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研究

作者:陈亚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9.5(7.9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寻求规则与秩序-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401182
  • 条形码:9787030401182 ; 978-7-03-04011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寻求规则与秩序-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研究 本书特色

《寻求规则与秩序: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研究》以《巴县档案》为基本史料,着重从18—19世纪重庆商人的历史生活实践分析商人组织的相关问题,从历史实践出发,解释中国传统城市基层社会建构的特色及其治理逻辑。通过对大量历史案例的梳理,揭示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一方面积极谋求官府的认可,与官府相互依存,另一方面也深怀着一种属于商人社会特有的对城市公共生活的秩序理想,对城市社会秩序建设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书中所描述的18—19世纪重庆商人的历史生活实践,为我们了解中国传统城市基层社会建构模式提供了一种内容细致的、具有生动实践操作性的范本。《寻求规则与秩序: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研究》可供大专院校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阅读,也可供研究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史的学者参考。

寻求规则与秩序-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实践历史研究:以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的*终研究成果。该项研究以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为基本史料,考察18-19世纪重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商人和商人社会组织,从清代重庆商人组织运行实践解释清代城市民间社会的结构性变迁,解释传统城市基层社会的建构过程,从重庆商人组织在城市社会生活与商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分析其社会功能以及他们对城市社会秩序的影响。认为中国传统城市社会是一个一元多层、等级伦理色彩明显的社会,国家与基层社会之间存在着从意识形态到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多重复合联系,既有国家正式制度与民间社会组织相互冲突的实际,也有国家制度与民间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现实,这些特点相互联系,构成了清代城镇国家主导、民间治理的社会生活秩序,引导了城市工商业者的日常行为,造成清代工商业发展和国内市场的制度环境。

寻求规则与秩序-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研究 目录

前言
绪论  概念与理论逻辑的反思
    一、概念与理论立足点
    二、不同理论视角的研究成绩
    三、对研究资料的说明
**章  清代重庆发展概况
    一、重庆城市发展概述
    二、清代长江上游的开发和重庆商业中心的形成
第二章  重庆开埠与近代重庆社会
    一、如何看待重庆开埠的影响
    二、西方因素影响下的重庆社会
第三章  18—19世纪重庆的商人群体
    一、以商人为主的城市市民
    二、重庆商人的群体构成
第四章  18—19世纪重庆的商人组织
    一、概念与实践
    二、18—19世纪商人组织的总体情况
    三、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类型分析
第五章  重庆八省会馆的历史实践
    一、会馆制度与重庆八省会馆
    二、八省首事与重庆公共领域的成长
第六章  社会秩序重建与商人组织的发展
    一、国家与基层社会之间的会馆
    二、国家战时需求固定化与商人组织
    三、清代轻赋政策对商人组织的影响
第七章  商人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一、商人组织的管理者阶层
    二、商人组织的经济基础
    三、商人组织的活动场所与公共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寻求规则与秩序-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研究 作者简介

     陈亚平,云南罗平人,1963年生。历史学博士,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社会史,长期致力于中国社会史理论与专题研究,独立和合作出版学术著作6种,先后在《史学理论研究》、《清史研究》、《二十一世纪》及《读书》等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目前研究方向为中国城市社会史和环境史,特别注重用历史档案资料再现历史,从人们的历史实践出发,理解和解释历史上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