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人信札

中国人信札

与伏尔泰齐名的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中国评论的先驱德•阿尔让代表作。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读者评分:4.8分11条评论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18.6(3.2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人信札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716903
  • 条形码:9787511716903 ; 978-7-5117-1690-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人信札 本书特色

与伏尔泰齐名的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中国评论的先驱德?阿尔让代表作
精妙呈现法国大革命前知识分子的精神反思

中国人信札 内容简介

  作品出自一位与伏尔泰齐名的18世纪法国作家,德皇腓特烈大帝的哲学家朋友——布瓦耶?德?阿尔让。从17世纪开始,基督教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西方主流文化与中国历史传统开始了融汇与碰撞的双重变奏,同时,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学思想与风俗信仰带到欧洲。在此背景下,作者笔下的几位中国文人,由于不同的际遇在全球游历,他们在旅行期间的书信往来,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内容。而书信体小说是18世纪欧洲哲学家所惯用的文学手法。
  作品的中国人是传统与现代文人形象的结合,他们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同时也掌握了西方的古典语言和现代科学。透过人物的书信交流以及他们类似人类学家的精神探险,作者对各地的风俗、信仰、精神文明、人民性格和政体都作了系统的分析。这些信件还涵盖了对孔子儒学思想的解读、对人类思想与物质起源的思考、对文明与政体盛极必衰的感叹。作者在张扬中国政治思想的同时,也深刻地指出中国人性格和风俗中,同人类其他群体共通的弊病。

中国人信札 目录

导 读
信集概览
出版声明
出版声明
出版声明
绪 言
献给孔子的在天之灵
**封信 图索致陈渊哲
写自巴黎,主题:巴黎风貌
第五封信 图索致陈渊哲
写自巴黎,主题:图索发现中国在科学发展方面的落后和传教士对于欧洲描述的不切实际。介绍了中国和欧洲的实际情况
第八封信 图索致陈渊哲
写自巴黎,主题:中国人信仰的三种宗教
第九封信 图索致陈渊哲
写自巴黎,主题:中国宗教和历史纪年的产生以及老子的传奇人生(宗教历史方面)
第十封信 图索致陈渊哲
写自巴黎,主题:中国道教
第十一封信 图索致陈渊哲
写自巴黎,主题:汉朝时的印度佛教。在这封信里,德?阿尔让对比了中国佛教和法国的莫利纳派
第十二封信 图索致陈渊哲
写自北京,主题:圣依纳爵?罗耀拉的讽刺画像
第十三封信 庄致陈渊哲
写自伊斯法罕,主题:伊斯法罕概述
第十四封信 图索致陈渊哲
写自巴黎,主题:新儒教及其玄学
第十六封信 陈渊哲致图索
写自北京,主题:对于新儒教中玄学的批判
第十九封信 哲求致图索
写自长崎,主题:日本与中国、葡萄牙以及荷兰的外交关系
第二十封信 哲求致图索
写自长崎,主题:日本传教会的历史
第二十二封信 庄致陈渊哲
写自伊斯法罕,主题:法国和波斯的妓女(风俗方面)
第三十一封信 庄致陈渊哲
写自巴黎,主题:图索为中国的历史记载辩护。欧洲人认为中国的历史记载建立在传说的基础之上,图索认为欧洲的历史记载同样建立在传说的基础之上
第四十一封信 庄致陈渊哲
写自伊斯法罕,主题:对世界和物质的永恒的思考,以及这些思考和“天意”的比较
第四十七封信 图索致陈渊哲
写自巴黎,主题:中国量才录用的制度
第六十封信 庄致陈渊哲
写自伊斯法罕,主题:波斯法律中设置的酷刑
第六十二封信 陈渊哲致庄
写自北京,主题:波斯人的酷刑起源于犹太人,中国的刑罚不那么野蛮(风俗方面)
第六十三封信 哲求致图索
写自长崎,主题:日本的三种宗教。在这封信里,德?阿尔让把罗马宗教比作达里语,嘲讽了天主教会。这种讽刺反映了新教的影响
第七十封信 哲求致图索
写自长崎,主题:日本宗教,灵魂不朽和哲学
第七十一封信 哲求致图索
写自长崎,主题:儒教在日本,德?阿尔让结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谈儒家思想中的“德”
第七十六封信 图索致陈渊哲
写自巴黎,主题:日本历史,欧洲的基督教传教士受到日本人蔑视,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国际关系
第九十一封信 (1756年版)图索致陈渊哲
主题:对尤利安大帝的看法。这是《中国人信札》中首次提到尤利安大帝
第九十二封信 (1756年版)图索致陈渊哲
主题:续写对尤利安大帝的看法
**百一十六封信 图索致陈渊哲
写自德累斯顿,主题:开封的犹太人(历史和宗教方面)
**百一十七封信 刁致陈渊哲
主题:在这封信和下一封信中,德?阿尔让介绍了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他依据的是伏尔泰写的查理十二世的传记,强调了连年战争导致的灾难,指出了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由来和查理十二世的残暴
**百二十一封信 刁致陈渊哲
写自柏林,主题:腓特烈二世加冕,君王的善与恶(政治和道德方面)
**百二十二封信 刁致陈渊哲
写自哥本哈根,主题:丹麦历史(政治和历史方面)
**百二十七封信 刁致陈渊哲
写自哥本哈根,主题:丹麦人的政治和城市生活(政治方面和所谓“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
**百二十八封信 图索致陈渊哲
写自德累斯顿,主题:犹太教的逾越节(宗教、社会和历史方面)
**百四十一封信 伊涂礼致陈渊哲
写自罗马,主题:对都城南京和北京的看法以及城市的发展和演变
**百四十四封信 陈渊哲致伊涂礼
写自北京,主题:回应对于中国礼仪形式的争论(神学和道德方面)
**百四十六封信 陈渊哲致伊涂礼
写自北京,主题:开封的犹太人,中国与早期基督教
**百四十七封信 陈渊哲致伊涂礼
写自北京,主题:中国皇帝太宗等对中国的犹太人的看法,以及犹太教在中国的宗教仪式
**百四十八封信 伊涂礼致陈渊哲
写自罗马,主题:中国教堂中汉语的应用,以及对汉语的颂扬
**百四十九封信 伊涂礼致陈渊哲
写自罗马,主题:对于远古事情记述的比较,例如《圣经》的创世和中国神话传说的记载。这封信中的内容反映了中国的纪年方法对17世纪和18世纪传教士的影响,比如在17世纪思想家拉莫特?勒瓦耶的作品中就有所体现
**百五十封信 伊涂礼致陈渊哲
主题:德?阿尔让在结束《中国人信札》时,介绍了自己。这点很明显,事实上,德?阿尔让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他个人生活的影子。《德?阿尔让侯爵回忆录》体现了他把自己融入文学创作之中
**百六十二封信 (1756)图索致陈渊哲
主题:美洲
重大历史事件年鉴
参考书目
译者的话
展开全部

中国人信札 节选










中国人信札 作者简介

布瓦耶·德·阿尔让(Boyer d’Argens,
1704—1771),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1704年生于法国南方埃克斯—普罗旺斯省。他出生于一个信奉天主教的传统贵族家庭,十五岁时不顾父亲反对,毅然从军,直至从马上跌落受伤后,被迫放弃军旅生涯。他在青年时期就具有思辨精神,发表了许多批评宗教的文章。三十岁以后,他隐居荷兰,开始了自由写作的生涯。他效仿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Lettres
persanes)和伏尔泰的《英国人信札》(Lettres anglaises),出版了一系列的书信体哲学小说《哲学信札》(La
Correspondance philosophique),包括三个部分:轰动全欧洲的《犹太人信札》(Lettres
juives)、反天主教传统的《神灵信札》(Lettres
cabalistiques)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中国人信札》(Lettres
chinoises)。借助中国的例子,他以令人信服的方式阐述了一整套积极、有建设性的政治与道德理念,成为欧洲著名的作家。其盛名与思辨精神,受到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肯定,他被召入宫廷,任命为柏林学院的文学院院长。18世纪上半叶,在欧洲各主要城市的书店和邮局都可以看到《中国人信札》的身影。

商品评论(1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