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1933-2009-中国赤潮灾害调查与评价

1933-2009-中国赤潮灾害调查与评价

作者:梁玉波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666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3.5(3.4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1933-2009-中国赤潮灾害调查与评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782412
  • 条形码:9787502782412 ; 978-7-5027-8241-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1933-2009-中国赤潮灾害调查与评价 本书特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等,先后资助了赤潮监测、预警和发生机制等的研究。2004年起,国家海洋局在全国沿岸赤潮易发海域,先后建立了赤潮监控区,对及时发现赤潮和减轻赤潮灾害损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908专项)(908-01-ZH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2010CB428706)、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230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6055)、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业务化平台等资助下,对我国赤潮灾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及评价研究。梁玉波主编的《中国赤潮灾害调查与评价(1933-2009)(精)》集成上述研究成果,翔实地阐述了我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事件、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相关性、赤潮监控区生态状况、甲藻孢囊和赤潮毒素种类与分布等,为促进我国赤潮研究,有效监测和预警赤潮,减轻和防治赤潮灾害积累了基础资料。

1933-2009-中国赤潮灾害调查与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我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事件、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相关性、赤潮监控区生态状况、甲藻孢囊和赤潮毒素种类与分布等内容,为促进我国赤潮研究,有效监测和预警赤潮,减轻和防治赤潮灾害积累了基础资料。

1933-2009-中国赤潮灾害调查与评价 目录

1赤潮事件1.1引言1.2硅藻门赤潮1.2.1具槽直链藻1.2.2琼氏圆筛藻1.2.3其他圆筛藻1.2.4诺氏海链藻1.2.5圆海链藻1.2.6细弱海链藻1.2.7威氏海链藻1.2.8其他海链藻1.2.9大洋角管藻1.2.10中肋骨条藻1.2.11其他骨条藻1.2.12丹麦细柱藻1.2.13地中海细柱藻1.2.14柔弱根管藻1.2.15脆根管藻1.2.16其他根管藻1.2.17薄壁几内亚藻1.2.18环纹娄氏藻1.2.19旋链角毛藻1.2.20聚生角毛藻1.2.21放射角毛藻1.2.22劳氏角毛藻1.2.23窄隙角毛藻1.2.24扁面角毛藻1.2.25柔弱角毛藻1.2.26其他角毛藻1.2.27短角弯角藻1.2.28长角弯角藻1.2.29翼根管藻纤细变型1.2.30中国盒形藻1.2.31长耳盒形藻1.2.32高盒形藻1.2.33布氏双尾藻1.2.34菱形海线藻原变种1.2.35长菱形藻原变种1.2.36冰河星杆藻1.2.37洛伦菱形藻原变种1.2.38新月菱形藻1.2.39其他菱形藻1.2.40柔弱伪菱形藻1.2.41尖刺伪菱形藻1.2.42其他伪菱形藻1.2.43硅藻门赤潮小结1.3甲藻门赤潮1.3.1海洋原甲藻1.3.2利马原甲藻1.3.3反曲原甲藻1.3.4微小原甲藻1.3.5东海原甲藻1.3.6卡特双甲藻1.3.7环节环沟藻1.3.8其他环沟藻1.3.9哈曼褐色多沟藻1.3.10三叶原甲藻1.3.11倒卵形鳍藻1.3.12夜光藻1.3.13链状裸甲藻1.3.14短凯伦藻1.3.15蓝色裸甲藻1.3.16红色赤潮藻1.3.17多纹旋沟藻1.3.18米氏凯伦藻1.3.19叉角藻1.3.20三又角藻1.3.21纺锤角藻1.3.22多纹膝沟藻1.3.23底刺膝沟藻1.3.24其他膝沟藻1.3.25环状异甲藻1.3.26灰白下沟藻1.3.27塔玛亚历山大藻1.3.28链状亚历山大藻1.3.29其他亚历山大藻1.3.30锥状施克里普藻1.3.31甲藻门赤潮小结1.4着色鞭毛藻门赤潮1.4.1海洋卡盾藻1.4.2其他卡盾藻1.4.3赤潮异弯藻1.4.4球形棕囊藻1.4.5着色鞭毛门赤潮小结1.5原生动物门赤潮1.5.1红色中缢虫1.6蓝藻门赤潮1.6.1红海束毛藻1.6.2汉氏束毛藻1.6.3铜绣微囊藻1.6.4蓝藻门赤潮小结1.7绿藻门赤潮1.7.1微绿球藻(四胞藻)1.8种类不详藻类赤潮1.9赤潮总体状况1.9.1赤潮发生频次1.9.2海区赤潮发生特征1.9.3赤潮发生季节规律2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3赤潮监控区4甲藻孢囊5赤潮毒素
展开全部

1933-2009-中国赤潮灾害调查与评价 节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等,先后资助了赤潮监测、预警和发生机制等的研究。2004年起,国家海洋局在全国沿岸赤潮易发海域,先后建立了赤潮监控区,对及时发现赤潮和减轻赤潮灾害损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908专项)(908-01-ZH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2010CB428706)、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230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6055)、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业务化平台等资助下,对我国赤潮灾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及评价研究。梁玉波主编的《中国赤潮灾害调查与评价(1933-2009)(精)》集成上述研究成果,翔实地阐述了我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事件、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相关性、赤潮监控区生态状况、甲藻孢囊和赤潮毒素种类与分布等,为促进我国赤潮研究,有效监测和预警赤潮,减轻和防治赤潮灾害积累了基础资料。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