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

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

作者:臧知非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1-01
所属丛书: 大长安书系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读者评分:4.8分4条评论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8.3(3.3折) 定价  ¥2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1800549
  • 条形码:9787551800549 ; 978-7-5518-0054-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 本书特色

赋税和徭役是国家机器存在的经济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形态,有着不同的赋役制度,其形式和内容的变迁反映着国家对人民的统治方式心及国家性质的发展。由臧知非主编的《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大长安书系》先谈户籍和基层行政组织,了解赋役的建立和实现的前提,后谈具体的赋役问题。

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 内容简介

讲述了赋税和徭役是国家机器存在的经济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形态,有着不同的赋役制度,其形式和内容的变迁反映着国家对人民的统治方式心及国家性质的发展。《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先谈户籍和基层行政组织,了解赋役的建立和实现的前提,后谈具体的赋役问题。

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 目录

序说。
**章秦汉户籍与乡里制度
**节秦汉户籍统计制度
一、户籍制度
二、汉代户籍登记
三、秦汉户等的演变
第二节秦汉乡里组织
一、乡里制度略说。
二、秦汉乡里的设置。
三、秦汉乡里职能
第二章田税的演变
**节国家授田的私有化
一、授田制度渊源略说
二、秦汉授田制的一般状况
三、授田的私有化
第二节田税的征收方式和内容
一、税率、构成与征收方法
二、田租的形态:实物和货币并举
三、“假民公田”、“赋民公田”与“假税”
第三章人口税
**节户赋与口钱
第二节算赋
第四章关税和市税
**节关与关税
一、关与关税的起源
二、汉代的关
三、汉代的关税
第五章盐铁税、资产税及其他
**节盐铁私营与盐铁税收
第二节盐铁专卖
一、盐铁官营的历史基础
二、盐铁官营的组织与管理
三、盐铁官营与汉代社会
四、东汉盐铁政策
第三节资产税与其他
一、资产税
二、酒税
三、渔税与利息税
第六章“月为更卒”与更赋
**节“月为更卒”的基本内容
一、“月为更卒”释义
二、更卒之役的内容
三、更役的减免
第二节“更有三品”与更赋
一、“更有三品”:卒更、过更、践更
二、从更赋看汉代农民和国家关系的演变
第七章兵役制度的演变
**节地方常备兵
第二节卫士与戍卒
一、卫士之役
二、戍卒之役
第三节东汉兵役制度的变化
一、刘秀对兵役制度的改革及影响
二、其他集兵方式及其影响
第四节兵役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
展开全部

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 节选

长等高爵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是公大夫以下的低爵。刘邦以关中为根据地,依靠秦人的力量统一天下,有军功的人主要是关中人口和丰沛集团,关东地区的大多数人是没有获取军功爵的机会和资格的。所以庶人阶级是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些将在以后各章中详说,这里只要明白户等的依据就行了。
根据居延汉简出土的名籍简,户主爵位*高的是第八级公乘,其余各级均不见记载,说明公乘以上是另立户籍的,大约是属于宦籍了。居延汉简名籍所记多是西汉中后期事,西汉前期是否以公大夫为界,这只要对上述田宅授予情况稍做分析就可以明白了。公乘以上授予田宅越来越多,以下级差则只有一顷一区。但是,无论级差变化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庶人和有爵位者之间的贵贱尊卑是十分明显的。这些军功爵位有汉朝授予的,也有是在秦朝就有的。刘邦刚刚称帝曾下令“复故爵田宅”,就是恢复秦朝军功地主官僚的原来爵位和田宅。
按照汉代继承制度,军功爵位是可以世袭的,但并不是世袭罔替。除了彻侯、关内两级是世袭罔替之外,其余都是降级不均等继承,即在兄弟几个中,嫡长子为法定继承人,降级继承父亲爵位,其余兄弟再降级继承,以此类推,即使是十八级那样的高爵,传到第四代也就成为庶民了。而军功爵是战争的产物,当天下安定,战争不再的时候,军功爵的产生自然不再,其身份等级功能相应消失。
西汉前期,黄老无为,普天之下,发展生产,私营工商业如山呼海啸,席卷社会,追逐财富成为普遍的价值观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农林牧副渔,诸业并举,工商业者空前活跃。社会等级因为财富的分化而悄然改变,身有爵位者未必富,布衣白丁未必穷,许多庶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发家致富,凭借其经济实力,交通官府,控制乡里,成为所谓的“素封”之家。原来军功爵位的影响迅速淡化,转而以家财多寡论高低。本来,选拔官吏要有一定的财产标准,财产不够格的没有资格为吏。这个制度起源于何时,不得而知,起码在秦朝就已匿经存在了,韩信就因为家里贫穷,想当个基层小吏也不够格。汉初规定,家产在十斤黄金以上的才有资格当官,景帝觉得这样不利于选拔品学兼优的人。

商品评论(4条)
  • 主题:好书,推荐一下!

    讲述了赋税和徭役是国家机器存在的经济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形态,有着不同的赋役制度,其形式和内容的变迁反映着国家对人民的统治方式心及国家性质的发展。《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先谈户籍和基层行政组织,了解赋役的建立和实现的前提,后谈具体的赋役问题。

    2017/10/23 13:29:08
    读者:hyl***(购买过本书)
  • 主题: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

    大量口水历史书根本写不出这样的内容,很好

    2017/9/6 3:25:11
    读者:zhu***(购买过本书)
  • 主题:这个领域比较陌生

    买来扫盲用

    2017/8/3 0:51:44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 主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注重探究事物背后的深层原因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注重探究事物背后的深层原因

    2015/11/26 10:31:20
    读者:aia***(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