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杨瑞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3.8(7.2折) 定价  ¥3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09657
  • 条形码:9787010109657 ; 978-7-01-01096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杨瑞专著的《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写作对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对接;声乐及其相关学科的有机整合与渗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文化素质、文化品格、创新实践能力等全面和谐发展;丰富高师本科院校声乐学科建设,推动声乐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书稿针对目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着声乐教学理念模糊;声乐教学内容设置存在“重技能轻文化” 、“重单项轻综合” 、“重单一轻多元”现象;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教学评价只重“教”、不重“学”、“管”的弊端;从“客观条件考察”、“主题方案架构”、“理论归纳分析”三维层面,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比较法进行高师本科院校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研究,确定了“技艺与文化并重”的声乐教学新理念,制定了“唱、表、讲、研、导、德”等综合声乐能力的教学新目标,构建了“声乐必修课程学科化、选修课程类型化、地方课程特色化”模块立体化声乐教学内容新体系,构建了“教、学、管”多元化评价新体系。对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对接;声乐及其相关学科的有机整合与渗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文化素质、文化品格、创新实践能力等全面和谐发展;丰富高师本科院校声乐学科建设,推动声乐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目录

序 前言绪论 **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一、问题的提出二、研究意义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章 高师声乐教育现状分析 **节 目前高师声乐教育的成就 一、中国声乐学派的建立 二、各种声乐赛事的举办使得高师声乐人才辈出三、高师声乐教育模式的改革成效明显第二节 高师声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育目标模糊与声乐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二、声乐教育内容体系单一与音乐素质教育发展的错位三、声乐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与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错位四、声乐教育评价体系工具化严重 第三节 如何解决高师声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方案 二、实践方案第二章 高师声乐教育理念**节 提出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 一、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二、以《基础音乐课程标准》为标准三、近年来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生源情况调查分析第二节 声乐教育新理念一、声乐教育新理念提出的依据 二、声乐教育新理念的内容阐述第三节 声乐教育理念的实践应用一、要明确“声乐既是技术,也是文化”的教育观念二、要加强声乐教材的“文化”建设三、在声乐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第三章 高师声乐教育目标的确立**节 声乐方向毕业生岗位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第二节 重新确定声乐教育目标的必要性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与人才观的需求二、高校教师对声乐教育目标理解的偏差 第三节 新声乐教育目标的阐述 一、“唱”:是声乐教学的审美基础二、“表”:是声乐教学的精神把握三、“讲”:是声乐教学的信息传导四、“研”:是声乐教学的学术先导 五、“导”:是声乐教学的综合掌控 六、“德”:是声乐教学育人的根本第四章 高师声乐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节 构建新型声乐教育内容体系的必要性 一、市场经济发展对声乐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二、世界各国声乐教育中声乐课程改革趋势三、目前声乐教育内容设置弊端第二节 声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遵循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原则 二、遵循民族性、人文性、世界性原则 三、遵循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原则 四、遵循实践性、综合性、系统性原则 五、遵循时代性、发展性、实效性原则 第三节 新型声乐教育内容体系内涵 一、声乐必修课程学科化二、声乐选修课程类型化三、声乐地方课程特色化第四节 声乐教育内容体系实施途径 一、适应社会需求,树立多元化的声乐文化教学观念二、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突出声乐教育内容的综合实施路径三、声乐教育内容的编撰体现全面性、丰富性、特色化第五章 高师声乐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节 声乐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的必要性一、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的影响二、高师院校扩招带来的问题三、传统声乐教学方法与手段存在问题剖析第二节 新型声乐教学方法的革新一、探究性教学方法二、三元互动式教学方法第三节 新型教学手段的革新 一、数字化教学手段辅助高师声乐教学的优势二、数字化教学手段辅助高师声乐教学的实践应用第六章 高师声乐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节 构建新型声乐教育评价体系的必要性一、传统声乐教育评价存在问题剖析 二、高师声乐教育评价“教、学、管”体系构建三、声乐教育评价的意义第二节 声乐教育评价的原则和内容一、声乐教育评价的原则二、声乐教育评价体系的内容第三节 声乐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一、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二、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三、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结语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结论与展望一、主要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后 记
展开全部

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杨瑞, 女,德州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长期从事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德州学院声乐精品课程负责人,音乐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校级教学骨干,高等教育研究室研究员。同时兼任中国声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德州音乐家协会理事。先后进修于中央音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得到了硕士生导师赵登营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耀华教授的教诲与指导。曾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多次在省、市级声乐大赛中获大奖。培养的学生有多人次在省、市声乐比赛中获奖。五年来,在《东岳论丛》、《人民音乐》、《音乐创作》、《艺术百家》、《乐器》、《中国成人教育》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省级课题3项,主持参与校级课题2项,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优秀科研、教研成果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