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钱昌本教你快乐学数学-上

钱昌本教你快乐学数学-上

作者:钱昌本著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34.6(7.2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钱昌本教你快乐学数学-上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0334165
  • 条形码:9787560334165 ; 978-7-5603-341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钱昌本教你快乐学数学-上 本书特色

钱昌本编著的《钱昌本教你快乐学数学(上)》试图通过对精选的系列问题解决过程的探究,用慢镜头的方式向读者展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及相应的思维活动,旨在让师生从“深深的题海”中求得部分解脱并卓有成效地发展学生的智能。本书可供中学生作为数学学习提高的参考书。另外,对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人员,本书提供了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和值得探讨的课题。

钱昌本教你快乐学数学-上 内容简介

  学数学的*好办法是“做数学”,如何使学生喜爱、擅长“做数学”并从中发展自我学习能力,是困难且诱人的课题.作者对此曾做过长期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实践,本书正是这一工作的部分反映.     全书试图通过对精选的系列问题解决过程的探究,用慢镜头的方式向读者展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及相应的思维活动,旨在让师生从“深深的题海”中求得部分解脱并卓有成效地发展学生的智能.本书与“结果简单呈现、知识严肃注入”的书籍截然不同。它注重从方法论的角度,按照科学的思维规律去处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强调意识、直觉、形象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富有启发性,充分体现认知规律.     本书可供中学生作为数学学习提高的参考书.阅读本书有助于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对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人员,本书提供了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和值得探讨的课题.

钱昌本教你快乐学数学-上 目录

**讲 数谜问题
  **节 算式的恢复
  第二节 填数游戏
  第三节 自然数数字移位问题
  第四节 六位数问题
  第五节 找数列中的漏项
  第六节 求倒数之和为1的几个自然数
第二讲  四点问题
 **节   问题的提出和求解的思考
 第二节 分类方式1下的求解实现
 第三节 分类方式2下的求解实现
 第四节 分类方式3下的求解实现
 第五节 问题的回味和引申 
第三讲 从上楼梯的走法种数谈起
 **节 上楼梯的走法种数问题
展开全部

钱昌本教你快乐学数学-上 作者简介

钱昌本(1945—2006)祖籍浙江临安, 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广东省汕头大学从事高等数学教育34年。 钱昌本生前曾是中国数学会会员,运筹学会会员,全国高等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考试中心数学科命题组成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首批)高级教练员。 他长期从事高等学校概率、运筹、组合最优化等方面的教学和认知理论、数学教育测量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在几十年的高校工作中,他尽心竭力于“教学过程最优化、学生智能发展、优异人才培养、数学考试及命题”等研究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发表论文30余篇,撰写出版了专著、教材、工具书共11部。他的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经验引起同行的极大关注,曾多次特邀参加全国性的专业会议,就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做大会专题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关注和强烈反响。 他有关高等数学教学成果的专著《高等数学解题过程的分析和研究》(1994年,科学出版社)和《解题之道》( 2004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得到著名数学教育家王梓坤院士,徐利治教授,马之恩教授等同行的充分肯定和很高的评价。 从1987年起曾连续七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聘请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科命题组成员,自1987年至1995年起连续九次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聘请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简称高考)数学科命题组成员。他在完善国家考试工作中突出的实绩和贡献曾多次受到国家教委相关部门的肯定和表彰,并在1991,1993,1994,1995和1997年五次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自1985年到2005年间,他曾先后获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7项(其中西安交通大学3项,汕头大学4项)、省级优秀奖2项、国家优秀奖2项(集体项目);获汕头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和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各一项。另外: 1990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5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陕西省优秀教师”称号。 1993年、1994年分别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广东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和“广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钱昌本几十年的教学体验,对教育、教学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 1.教师教,学生学,共同的目的是学习者的发展和提高,而决不是各种名目纷繁的考试后的(高)分数,也不是横向比较中优于他人的排名。分数、排名仅仅是通过教与学后,学习者自身发展提高的自然结果,是人为的、主观的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表征。自身发展较快、提高幅度较大,且自我感觉良好的,就是学习的成功者!尽管他的分数、排名可能不那么看好。 2.人的智力存在差异,有时差异甚至较大。这是客观事实必须承认并尊重的。对学习者智能差异的忽视和偏见往往会引发让人啼笑皆非的后果(“大家……你怎么就……”,“人家孩子……你怎么就……”),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学校不应公布成绩的排名,应淡化横向比较,鼓励进步,肯定成绩,表扬先进,允许滞后。 3.教学的投入问题 投入与回报不相匹配,教得累,学得苦,精力、时间、财力使用过大而收效并不理想。投入不值! 4.学习动力问题 “理想教育”、“功利”和“奖惩”,对学习的动力都是有限的!学习是一种脑力活动,应让学习者乐意参与其中,有活动的主人翁感。 5.人的智能发展潜力大,智能培训必须从小抓起。 学习者怀着良好的心态,在教师得法的指导下,学习的潜在能力将大的难以估量。而“从小抓起”的内涵不是提早学习后继课程,而是及早抓实力、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如:兴趣、观察力、创新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运用意识、学习的责任心与自信心、自我矫正的习惯与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自学的习惯、追求高效的心态等。 钱昌本虽在大学任教,但“智能培训必须从小抓起”的理念使他十分关心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改革。几十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亲自实施了对青少年智育发展和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并取得很好的成绩。 钱昌本主要培训成果简介 一、课外辅导,全面丰收 钱老师从1978年暑假开始在西安组织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有14名初中生参加。学生在训练中,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方面得到加强,在数学素养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此在他们参加的省、市多次单科竞赛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1979年,课外小组的三位同学(当时上初三)被批准提前参加西安市、陕西省的高中数学竞赛与全国八省市高中数学联赛,成绩优异。在市数学竞赛中,他们分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赵钢同学获第一名;在省数学竞赛中,两人获二等奖、一人获三等奖;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赵钢同学获陕西赛区第一名。 1981年西安市高中数学、物理、化学单科竞赛中,原小组同学有多人参加并获得良好成绩。共获得数学竞赛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物理竞赛一等奖二名,获得化学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其中锁志钢同学获数学第二名,沈祖昌和林茜分别获得物理第一、二名。 1981年,课外小组同学有13人参加全国高考,11人进全国重点院校,1人进普通院校。温尔庄同学是当年全省理工类考生的第一名。他们被录取的专业大都为数学、力学、计算机软件和自动控制。此外,当年落榜的1人第二年被录取。 现在这14位同学中大多已获得了博士学位。锁志钢同学在哈佛获得博士学位后,28岁就被聘教授,不久他又获美国总统奖。 二、国际竞赛,为国争光 在工作之余,他对部分优异学生也进行过个别的训练和指导。西安八十五中女学生荆秦在参加我国第一届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前曾接受钱昌本的短期指导,后来她入选国家集训队,并代表中国参加1986年华沙第27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银牌,她在这一届各国女选手中成绩最好,后进入北大学习,现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 陕西西乡第一中学学生汪建华,在1987年初中联赛获奖后,登门拜师。此后,利用假期接受钱昌本的指导,从基础知识入手,进行数学素养方面的训练。1990年汪建华代表国家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31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了满分金牌的好成绩。现在美国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工作。 三、国内联赛,屡创佳绩 1993年春,钱昌本应邀对广东省潮州市各校选拔的8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4个月的数学培训,其中3名同学组成潮州市代表队参加在成都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在67个队中获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前两名为北京队、武汉队)。其中一位来自乡村小学的许应涛同学获得了个人第四名。 1995年春,钱昌本再次对潮州市学生进行培训,其中4名同学组成潮州市代表队组队参加在江苏金坛市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在97个参赛队中潮州市代表队获得了团体第四名(一至三名分别为武汉队、北京队和金坛队)。潮州队参赛的这四名同学分获个人奖的第5、8、12和29名。 2000年,钱昌本在北大附中汕头分校对学生进行培训,虽然民办学校学生的起点比较低,但在当年参加的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中,8名学生参赛,7人获省级奖。 2004年春,他第三次对潮州市30名学生进行培训,其中12名同学组成了两支潮州市(因东道主,多一个参赛队)代表队,在第九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总决赛上,闯入团体决赛的潮州二队一举获得亚军,潮州一队获团体第七名。参赛的12名学生共夺得4块金牌、7块银牌和1块铜牌的好成绩。 朱红2011年11月整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