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资治通鉴-诠释

资治通鉴-诠释

作者:李凤飞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6.5(7.0折) 定价  ¥23.5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资治通鉴-诠释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2107342
  • 条形码:9787802107342 ; 978-7-80210-734-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资治通鉴-诠释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现存的*大的编年体通史。该书旨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所以“专取有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春。”。本书则为读者们诠释了《资治通鉴》与从政伦理、用人思想、决策艺术、领导方法、治家教育、治国从政思想等帝王治世绝学的关系。

资治通鉴-诠释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的历史参考书。《诠释资治通鉴》为读者们诠释了《资治通鉴》与从政伦理、用人思想、决策艺术、领导方法、治家教育、治国从政思想等帝王治世绝学的关系。

资治通鉴-诠释 目录

**章 《资治通鉴》与从政伦理诠释
**节 官德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官德典范——高允其人
第三节 官德沦丧——元载之死的鉴戒
第二章 《资治通鉴》与决策艺术诠释
**节 古代决策与现代决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正确决策的基本经验
第三节 非常规决策
第三章 《资治通鉴》与用人思想诠释
**节 人才与治乱成败
第二节 识别人才
第三节 使用人才
第四节 人才陷阱
第五节 人才悲剧
第四章 《资治通鉴》与领导方法诠释
展开全部

资治通鉴-诠释 节选

《诠释·资治通鉴:帝王治世绝学》主要内容简介:官德的基本内容、官德典范——高允其人、官德沦丧——元载之死的鉴戒、古代决策与现代决策的基本特征、正确决策的基本经验、非常规决策等。

资治通鉴-诠释 相关资料

官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般道德在政治中的体现,是一种职业道德。凡职业都以特定的方式与社会发生联系,都有其自身特点。因此,职业道德因职业与社会的独特的联系方式和个别特征也都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官,这一政治职业,他与社会的联系方式和自身职业特征,决定了他的职业道德即官德的特殊内容。分析《资治通鉴》这部为官提供借鉴的史著,他所展示的官德即做官的行为规范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忠君。《资治通鉴》把忠君视为官吏最根本的政治行为规范,卷第一就开宗明义地写着:“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文王序《易》,以干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干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中国古代社会是家天下的宗法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尊地卑,君尊臣卑,官吏对君主绝对忠诚因此成了最根本最重要的官德。《资治通鉴》在记载那些忠君名臣的事迹时,字里行间洋溢着褒扬。如在卷第二十三记载李陵受匈奴单于之托去劝降苏武,苏武严辞拒绝:“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以武帝崩,武南乡号哭呕血。”

商品评论(2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