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毛诗正义》研究

《毛诗正义》研究

作者:韩宏韬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363 页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13.8(4.3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毛诗正义》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79529
  • 条形码:9787500479529 ; 978-7-5004-7952-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毛诗正义》研究 内容简介

《毛诗正义研究》系统梳理了《正义》单疏本与合刊本的源流□化,重点考察了其体例的流□、注疏的分合与称卷的不同。孔颖达领衔编撰的《毛诗正义》(下称《正义》)是《诗》学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具有突出的官方意识和北学倾向。书中指出《〈毛诗注疏〉引书引得》编撰目的与体例的矛盾,对《正义》引书种类和次数重新统计,进而考察其重要的文献保存价值与学术认识价值,并通过《正义》与陆德明《经典释文》相同引文的对比,考证出《正义》成书与《释文》没有必然联系。《正义》通过构建集大成的《诗》学体系,树立《诗》学的绝对权成,确定“诗人救世” 的诗学指向,从而改□了《诗》学中衰与分立的□面,实现了《诗》学的“大统一”;又通过对《诗序》的特殊处理,篇次的精心安排,“六义”的重新界定,从而解决了《诗》学史上诸多悬疑,丰富了《诗》作为经学的阐释空间;而且,《正义》对《毛传》《郑笺》并非一味墨守,也有诸多方面的批评,甚至包括《诗序》和经文。解经过程中,诸儒在文学本质、表现手法、整体结构等方面,体现了较为鲜明的义学思想。但《正义》对《诗经》文学性认识水平的提高,无法改□其文学思想的经学指向。总之,《正义》充分表现了初唐儒者弘扬理性的精神、集大成的气魄,以及□□前贤的进步观。

《毛诗正义》研究 目录

绪论上编 文献研究**章 《毛诗正义》的编撰性质**节 《毛诗正义》的编撰背景一 政治背景与官学性质二 学术背景与北学取向第二节 《毛诗正义》的作者问题一 孔颖达的学术权威与学术思想二 作者的分工与协作第二章 《毛诗正义》的版本和体例**节 《毛诗正义》版本考一 单疏本流变考二 合刊本流变略考第二节 《毛诗正义》体例考一 正义流变考二 注疏分合考三 卷变考第三章 《毛诗正义》的引书价值**节 《毛诗正义》的文献保存价值一 《引书引得》有关问题的商榷二 《毛诗正义》的文献保存价值第二节 《毛诗正义》引书的学术认识价值一 汉魏六朝《诗》学发展的规律二 《毛诗正义》的构成特点三 《毛诗正义》与《毛诗释文》的关系下编 经学研究第四章 《毛诗正义》的经学成就**节 《毛诗正义》对《诗经》汉学的统一一 建构集大成的《诗》学体系二 树立绝对的《诗》学权威三 确定“诗人救世”的《诗》学指向第二节 《毛诗正义》对《诗经》汉学的发展一 《诗序》观:采用了富有启发性的《诗序》处理方式二 编次观:开拓了《诗经》经学研究的新领域三 体用观:解决了传统《诗》学“六义”说的悬疑第三节 《毛诗正义》对《诗经》汉学的批评一 对《毛传》、《郑笺》的批评二 对“孔子删《诗》”说的批评第五章 《毛诗正义》解经过程中所体现的绪论
上编 文献研究
**章 《毛诗正义》的编撰性质
**节 《毛诗正义》的编撰背景
一 政治背景与官学性质
二 学术背景与北学取向
第二节 《毛诗正义》的作者问题
一 孔颖达的学术□□与学术思想
二 作者的分工与协作

第二章 《毛诗正义》的版本和体例
**节 《毛诗正义》版本考
一 单疏本流□考
二 合刊本流□略考
第二节 《毛诗正义》体例考
一 正义流□考
二 注疏分合考
三 卷□考

第三章 《毛诗正义》的引书价值
**节 《毛诗正义》的文献保存价值
一 《引书引得》有关问题的商榷
二 《毛诗正义》的文献保存价值
第二节 《毛诗正义》引书的学术认识价值
一 汉魏六朝《诗》学发展的规律
二 《毛诗正义》的构成特点
三 《毛诗正义》与《毛诗释文》的关系
下编 经学研究

第四章 《毛诗正义》的经学成就
**节 《毛诗正义》对《诗经》汉学的统一
一 建构集大成的《诗》学体系
二 树立绝对的《诗》学□□
三 确定“诗人救世”的《诗》学指向
第二节 《毛诗正义》对《诗经》汉学的发展
一 《诗序》观:采用了富有启发性的《诗序》处理方式
二 编次观:开拓了《诗经》经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 体用观:解决了传统《诗》学“六义”说的悬疑
第三节 《毛诗正义》对《诗经》汉学的批评
一 对《毛传》、《郑笺》的批评
二 对“孔子删《诗》”说的批评

第五章 《毛诗正义》解经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学思想
**节 情志观:《毛诗正义》对文学本质的体认
一 情志观的理论背景
二 情志的贯通
三 情志观的价值
第二节 比兴观:《毛诗正义》对表现手法的体认
一 比兴观的理论背景
二 比兴观的内涵
三 比兴观的价值和地位
第三节 语境观:《毛诗正义》对整体结构的体认
一 语境观的理论背景
二 语境观的运用
三 语境观的特征、价值及其□限性
四 语境观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毛诗正义》研究 节选

《毛诗正义研究》系统梳理了《正义》单疏本与合刊本的源流变化,重点考察了其体例的流变、注疏的分合与称卷的不同。孔颖达领衔编撰的《毛诗正义》(下称《正义》)是《诗》学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具有突出的官方意识和北学倾向。书中指出《〈毛诗注疏〉引书引得》编撰目的与体例的矛盾,对《正义》引书种类和次数重新统计,进而考察其重要的文献保存价值与学术认识价值,并通过《正义》与陆德明《经典释文》相同引文的对比,考证出《正义》成书与《释文》没有必然联系。《正义》通过构建集大成的《诗》学体系,树立《诗》学的绝对权成,确定“诗人救世” 的诗学指向,从而改变了《诗》学中衰与分立的局面,实现了《诗》学的“大统一”;又通过对《诗序》的特殊处理,篇次的精心安排,“六义”的重新界定,从而解决了《诗》学史上诸多悬疑,丰富了《诗》作为经学的阐释空间;而且,《正义》对《毛传》《郑笺》并非一味墨守,也有诸多方面的批评,甚至包括《诗序》和经文。解经过程中,诸儒在文学本质、表现手法、整体结构等方面,体现了较为鲜明的义学思想。但《正义》对《诗经》文学性认识水平的提高,无法改变其文学思想的经学指向。总之,《正义》充分表现了初唐儒者弘扬理性的精神、集大成的气魄,以及超越前贤的进步观。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