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沧桑小镇黑井村

沧桑小镇黑井村

作者:郑凡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35.3(7.2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沧桑小镇黑井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703366
  • 条形码:9787509703366 ; 978-7-5097-0336-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沧桑小镇黑井村 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和医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反映我国西部山区农村的一个较典型个案,对其村镇相依的人口和社会结构、多种经济构成、从古老盐业到新兴文化旅游业的历史兴衰规律,以及传统文化的乡土面貌、村庄治理、社区生态、社会性别、教育和医疗卫生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的和多侧面的描述,并辅以适当理论分析。其实证的资料、村庄分类的尝试和方法论的反思,对于我国的“三农”研究当有一定借鉴意义。

沧桑小镇黑井村 目录

导论
上篇 历史的断裂与持续
 **章 自然与人文一瞥
 **节 社区概况
 第二节 地理和交通
 第二章 黑井盐业的历史脉络
 **节 黑盐的由来和生产
 第二节 盐业兴衰导致的经济结构变迁及启示
 第三章 社区历史的生态杠杆
 **节 社区生态印象
 第二节 历史回溯
 第三节 重建中的生态启示
 第四章 传统文化乡土化
  **节 儒家文化遗迹与宗教
  第二节 洞经音乐和戏曲活动
 第五章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
 **节 历史上的黑井女性
 第二节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故事
 第三节 当代黑井的社会性别
下篇 构成的现实和未来
 第六章 村域经济的构成与消长
 **节 传统农业与黑井的农户
 第二节 小农经济给定黑井农业发展的空间
 第七章 转型时期的村庄面貌及结构变化
 **节 从黑井看农村生产力的历史承载
 第二节 多种经营和非农经济发展历程
 第八章 文化旅游业及其催生下的城镇化进程
 **节 黑井复兴的希望——新兴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节 黑井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性
 第三节 文化旅游业催生下的城镇化进程
展开全部

沧桑小镇黑井村 节选

上篇 历史的断裂与持续
  第二章 黑井盐业的历史脉络
 **节 黑盐的由来和生产
  盐的发现在黑井的历史印迹中被赋予了传奇的色彩,《康熙黑盐井志》记载了黑井盐的发现过程中神话般的传说。“又南诏野史,蒙氏时,杨波远骑青牛,号神明大士,能知盐泉,黑井波远所开”,杨波远为何许人也,至今已不可考,据此记载推断应该是一位见多识广的博学之士,骑着青牛云游四方,在黑井发现了盐。而另一则传说的记载更为详细,“有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间,中一牛倍肥泽,后牛失,因迹之,至井处牛砥地出盐,后牛人井化为石,今井底有石如牛状”。此外《名胜志》也有类似记载,称“唐有李阿召者,牧黑牛饮于池水,皆卤,报蒙沼,开黑井”。 《南沼野史》也称“盐井,滇共四十处,惟姚安白井、楚雄(府)黑井*佳。若狼井,黑井,因狼与黑牛舐地,故名之”。根据以上四则记载,大致可以推断盐业在唐代南诏时期才正式开发利用。但在《康熙黑盐井志》一篇序言中提到,盐井若开于南诏时期,则“彼鬃濮之人,数百年皆茹淡呼”,据考古资料表明,三千年前黑井一带就有从事农业的原始社会居民,汉代曾在连然(安宁)、弄栋(姚安)等与黑井较近之地置过“盐官”,说明当地劳动人民已掌握制盐技术。因此黑盐的发现可能早于唐代,但由于当时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盐井没有成规模地开发,而是到了唐代南诏时期才逐步具有规模开发的条件。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