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

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

作者:张志安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35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4(7.2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 版权信息

  • ISBN:780652696
  • 条形码:9787806526965 ; 978-7-80652-696-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 内容简介

记录或影响,监督或启蒙,悲悯或专业……中国*优秀的深度报道从业者在卓越的新闻实践背后呈现出不同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本书试图纵向回望改革开以来深度报道的发展路径及功能嬗变,横向呈现由个体、组织、行业或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多元职业意识,并由此折射出转型社会新闻业独特的行为景观和思想脉络。
  全书分为“启蒙的回响”“监督的困境”“调查的逻辑”“记录的策略”“职业的追问”“支援的力量”等六个篇章。既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领深度报道实践的《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李大同、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卢跃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江艺平,又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凤凰周刊》主笔邓飞、《三联生活周刊》李菁;既有擅长调查报道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编导曲长缨、《新闻周刊》主笔唐建光,又有极富特稿写作才华的《南方周末》高级记者李海鹏、南香红;既有在不同层面上非常“另类”的新华社名记者朱玉、《财经》资深记者何华峰,还有以不同方式支援调查记者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展江教授、公益律师浦志强先生,等。
  相信这些深度报道精英展现给读者的,不仅是他们从事新闻实践的勇气、智慧和策略,更是他们推动公共利益的理念、价值与精神。

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 目录

前言:启蒙与监督的变奏——中国深度报道实践轨迹的回望与浅想
导读:这些人,那些事,我们的时代——30年深度报道碎片史
**篇 启蒙的回响
 有悲悯之心,但以专业为标准——《中国青年报》“冰点”原副主编卢跃刚访谈
 新闻的使命在于影响今天——《中国青年报》“冰点”原主编李大同访谈
 坚守内心忠诚,这是职业化的底色——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辑江艺平访谈
第二篇 监督的困惑
 新闻满足我对社会的无数好奇——新华社主任记者朱玉访谈
 在体制边际做舆论监督——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曲长缨访谈
 我们的意义在于满足知情权——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主编沈伟访谈
 知道得少,就懵懂地活着——《南方周末》原副主编方进玉访谈
第三篇 调查的逻辑
 求解案件事实背后的逻辑——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社会记录》编委沈亚川访谈 
 ……
第四篇 记录的策略
第五篇 职业的追问
第六篇 支援的力量
后记
展开全部

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 作者简介

张志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传播学博士,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市青年文联委员。研究方向:新闻生产社会学、深度报道、媒介素养等。主撰或主编出版《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媒介败局》(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跨媒体时代:传播变革与社会转型》(贵州教育出版社2007)、《转型社会与中国传媒》(文汇出版社2006)、《媒介营销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2004)、《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2004)、《出没于网》(宁波出版社2001)等书。迄今,已在《新闻大学》、《中国记者》、《新闻记者》等核心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赴香港、台湾等地参加学术研讨会,曾获中国产业经济好新闻奖和广东省好新闻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