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钢铁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钢铁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作者:暂无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6.0(8.0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钢铁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6643931
  • 条形码:9787506643931 ; 978-7-5066-4393-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钢铁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本书特色

((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丛书
·钢铁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定价:45元
·煤炭工业  电力工业    定价:35元
·矿产资源采选业    定价:35元
·石油和化学工业    定价:35元
·造纸工业发酵工业皮革工业    定价:45元

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钢铁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节选

br /> 前言
    非常高兴将先进实用的循环经济技术系统地介绍给
  企业,因为这些技术是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循环利用生产排放物、实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是循环经
  济发展的支撑技术。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
  飞速发展,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开发自然并取得巨大物
  质财富的同时,忽视了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致
  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而技术的发
  明主要集中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对提高自然资
  源利用率,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以及维系生态环
  境平衡的工业技术相对较少,工业技术体系发展很不平
  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技术体系尚未形成。长期以
  来,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型的
  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
  趋突出。实践证明,再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支
  撑,环境不堪重负,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继。要使自然资
  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
  须将经济社会发展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统筹协调,求
  得共赢,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佳
  选择。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淘汰落后的工艺
  和技术,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实现国家“十一五”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目标的
  强大动力,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落后生产力是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源头,近些年来,我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不少行业仍处在企业技术水平低、产能规
  模小、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的状态。积极推广和应用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的先进生产技术,淘汰低产能、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可以
  有力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使企业在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的过程中,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矿产、煤炭、电力、石油和化工、造纸、发酵、皮革是
  当前对资源和环境影响*大的十个重点行业。这套丛书根据上述行业的不同
  特点,选编了五类循环经济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技术、减少消耗的生
  产技术、生产排放物循环利用技术、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消费垃圾的资
  源化利用技术。作为政府的一项信息服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
  和环境保护司在组织技术选编的工作中,十分注重所选技术要经济效益与资
  源、环境效益共赢,十分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因此编入丛书的技术对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技术改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积极推动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循
  环经济技术创新,在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资源节约、环境保
  护技术,在产业需求和政策支持下,加快技术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
  用。希望更多更好的循环经济技术不断涌现出来,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2007年7月4日5 氧化锌渣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
    技术类型:生产排放物再利用技术
1  技术简介
    铅锌冶炼厂产生大量的含氧化锌烟尘及废渣等,利用这些烟尘及废渣与烟气中的
  S0z反应,产生亚硫酸锌,该产品不仅可以返回冶炼作为焙烧原料,而且还可通过热分解
  产生高浓度SO2送往酸厂制酸或去浸出,一方面回收了SO2,另一方面满足了环保要求。
  该工艺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口山矿务局进行工业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运行
  成功的主要有韩国高丽亚铅公司温山冶炼厂、日本彦岛冶炼厂、安东冶炼厂和来宾冶炼
  厂。一些冶炼厂将副产品亚硫酸锌经过加热或采用硫酸分解出其中的So2,回到硫酸系
  统生产硫酸。
    该工艺主要由SO2吸收、渣过滤等部分组成(包括焙砂上料、磨料、收尘、吸收剂制
  备等)。
  1.1  技术原理
    烟气中的SOz、SO3在与吸收浆液充分接触的过程中被溶解吸收,进行如下反应:
1.2工艺流程简述
    电收尘器出来的烟气,经增压风机送到吸收塔,与吸收浆液充分接触,在此过程中,烟
气中的S02、SO3等被充分吸收,吸收后的烟气经烟囱放空。
    洗涤吸收设备由立喷管和气/液分离器组成,采用反向喷头向气体中喷入氧化锌浆
液,气液间充分接触从而产生一个强烈的混合区,气体中的二氧化硫与氧化锌发生反应生
成亚硫酸锌,达到脱除气体中二氧化硫的目的。
    洗涤后的含尘液体通过固液分离后,渣返回熔炼系统,液体回洗涤液制备系统。
1.3技术特点
    (1)吸收效率高,国内外的生产实践证明,脱硫率一般在95%~97%。
    (2)流程短、操作简便、能耗低、投资省、操作环境好。
    (3)SO2和有价金属可以回收,尾气满足环保要求。  (4)对于铅锌冶炼厂来说,洗涤原料可就地解决,生产成本低。
    (5)采用高效湍冲洗涤器,避免了结垢和设备、喷头的堵塞,提高了开工率。
    (6)独特的喷头设计,喷淋量大且不堵塞,耐腐蚀、耐磨损,喷头和设备本体采用了独
  特的耐腐蚀材料,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7)渣过滤分为两步:浓缩和脱水。浓缩主要由胀鼓过滤器来完成,脱水由真空脱水
  机完成。
    从吸收塔出来的亚硫酸锌浆液经胀鼓过滤器浓缩后,滤液与真空过滤机得到的滤液
  合并后到滤液槽,可作为系统补充水返回吸收。胀鼓过滤器的底流送到真空脱水机进行
  脱水。脱水后的渣返回冶炼,过滤后的滤液一部分返回系统或去制浆,另外一部分作为废
  水排放。
  1.4应用条件
    有氧化锌渣或者就近有产出含有氧化锌废渣的工厂。
  2  应用效果
  2.1  综合效益
    利用废氧化锌渣处理低浓度SO2烟气,回收二氧化硫,产品亚硫酸锌返回湿法冶炼
  系统生产金属锌或商品级硫酸锌。该工艺解决了低浓度二氧化硫的污染,并且无中和弃
  渣堆存,实现以废治废和排放物的再利用。工艺路线短,投资少。
  2.2应用实例
    来宾冶炼厂
    设计烟气量:46 000 m。/h;烟气S02质量分数:O.3%;脱硫率:>99%;吸收液
  pH值:5~6;投资:500万~600万元。
  3  推广应用
    适用于所有产生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冶炼厂。
   6  开采大型低品位矿床的自然崩落法
    技术类型: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的技术
  1  技术简介
  1.1  基本原理
    我国铜矿峪铜矿采用自然崩落(又称矿块崩落)法采矿。金川三矿区贫矿开采和金山店铁矿正在进行自然崩落法采矿的试验和建设。目前我国应用自然崩落法采矿的矿山数
  量还不多。
    自然崩落法是借助地应力落矿的采矿方法。在矿体开采水平的底柱上面进行拉底,
  开成一个较大的空间,依靠矿体内部的应力使矿石中的裂隙张开,逐渐自然崩落。崩落矿
  石大多破碎成小或中等块度,通过底部专设的出矿巷道出矿。大部分崩落矿石在崩落围
  岩覆盖下放出。有时因矿石比较稳固,需要增加一些预裂巷道和钻孔。
    按出矿方式分类可以把自然崩落法分为三类:**类是重力放矿,崩落的矿石从放矿
  点经过格筛放出,直接进入转运天井;第二类是电耙出矿;第三类是铲运机出矿。
    矿石可崩性评价:崩落矿石能否达到理想的块度是鉴别标志之一,大多数崩落矿石应
  能破碎成小或中等块度,不需要过多进行二次破碎便可顺利放出和运输;其次,采场下部
  巷道又不致因为地压过大而发生坍塌或维护费用过高。因此,使用自然崩落法前需对矿
  岩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价。应充分调查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然后作出采用该法开采
  的可行性分析;预测崩落矿岩的块度,能引发崩落和持续崩落所必需的拉底空间。
    影响矿石可崩性因素:节理、裂隙产状;节理面状态;岩石的抗压强度;原岩应力状态;
  地质构造以及地下水情况。
    影响拉底的因素:拉底巷道和出矿巷道的掘进顺序;拉底推进线、出矿巷道掘进推进
  线和出矿推进线等的相对位置;拉底推进的起始点和推进方向;拉底的推进速度;拉底的
  高度;拉底在平面上和在垂直面上的形状。
    衡量拉底面积的临界值是水力半径。水力半径(H)是一个拉底区域的面积(S)除以
  该区域的周长(P),而I临界的水力半径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且拉底区域的*小边的长度
  不能小于长边的1/3。假如H一30 m,则初始拉底面积需要120 m×120 m。D.H.
  Laubscher博士在岩石RMR(Rock Mass Rating)值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MRMR(Mining
  Rock Mass Rating)值分类,并总结出MRMR值和水力半径的曲线,通过这个曲线可以查
  出不同的MRMR值所对应的水力半径值,从而可以求出所需要的初始拉底面积。
  1.2工艺过程
    岩石可崩性综合评价包括岩石分级——采准布置:确定阶段(放矿)高度、出矿设备及
  出矿巷道布置、拉底方式及拉底巷道布置形式——采区通风系统——巷道支护方式——
  是否需要采用割帮预裂等边界削弱措施——放矿计划。
  l_3技术特点
    可崩性评价、拉底战略以及底部巷道的设置和维护是自然崩落法的关键技术。铜矿
  峪铜矿为硬岩矿山,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值为70;可崩性评价表明为可崩,初
  始拉底面积为120 m×133 m。
  1.4应用条件
    矿体所在地表无建筑物、水体和运输道路等,允许少量岩移或陷落。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