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老北京

老北京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本类榜单:旅游销量榜
中 图 价:¥23.9(6.0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老北京 版权信息

  • ISBN:7543464705
  • 条形码:9787543464704 ; 978-7-5434-6470-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老北京 本书特色

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和知名摄影家李江树先生联袂创作的《老北京》一书日前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于北京三联书店举行了一场以延续老北京“朝代积淀、人文印痕、八百年精彩”为主题的读者见面会。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古都,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余年的建都史,可谓浓缩了中华文明古代都城发展的精华----将以紫禁城为代表的皇家文化与以胡同、四合院为代表的市井文化融为一体。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北京城里大量珍贵的古建筑被毁坏殆尽,为了传承老北京的风貌,用影像和文字留住关于老北京的历史与记忆,罗哲文和李江树两位先生多年来呕心沥血,坚持以图片结合文字的形式,对残存的、正在和继续遭受破坏的北京城建筑遗产作*后的记录,《老北京》一书就是他们心血的宝贵结晶,他们衷心希望“以活的历史,弥补老北京的遗憾。”
  《老北京》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部分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分门别类介绍了北京城的古建筑,从城墙到牌楼,从宫殿园林到长城古塔,进行全方位扫描;第二部分则是用大量珍贵图片展示了北京城昔日的景象,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忠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契合“人文奥运”的理念,本书还别出心裁地采用了汉英对照的形式。  
后记
  1403年2月4日,明成祖朱棣改北平府为北京,“北京”这个名称正式诞生。
  衙衙即胡同,是蒙语忽洞格(hottog)的音转,是汉语从蒙语中借来的词,意思是水井,故北京以井命名的胡同近百条:前井、后井、大井、小井、甘井、双井、金井、沙井、板井、满井、小铜井、大铜井、二眼井、三眼井、四眼井、王府井、琉璃井、玉石井、罗家井、宣家井、苦水井、大甜水井 …… 远在三千一百多年前的西周,陕西扶风县凤雏村就有了前后两进的四合院式院落组合;起源于元初,完善于明清至民国的北京四合院,是这种庭园式住宅*集中和*后的体现。在几千年前永定河冲积出的黄土泥沙上,在历代建筑兴废的碎砖碎瓦、垃圾土层上,元代四百一十余条,明代一千二百三十余条,晚清两千零七十余条,1946年近四千余条,1949年六千余条网状的胡同拱卫着紫禁城,勾连着九座内城城门和七座外城城门。如果从半空俯视,城门、街道与胡同的排列齐整有序,这是元大都时就已布局好了的。用脚丈量,一步为五尺。大街宽二十四步,小街宽十二步,胡同宽六步;或者说,三十六米宽为大街,十八米宽为小街,九点三米为胡同;四合院进深五十步——这也即是两条胡同的间距了。

老北京 内容简介

北京有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五十余年建都史。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后硕果。
  在悠长的历史中,以紫禁城所代表的皇家文化与以胡同、四合院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在北京相熔融。
  北京是五朝占都,北京保存了独特的帝京艺术和民间艺术。故都的许多民风民俗现在还留存在皇城根儿下的百姓生活之中。
  北京有众多的、有些是早已驰名海内外的老字号、老铺底子。这些老字号、老铺底子今天仍散发着浓浓的京都风韵。
  朝代积淀,人文印痕,在北京你能时时感到这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城市。数百年来,老城寓居过众多的著名人物。昔年,他们或是以文章警世,或是以行动影响时代。读了本书,你能彻底的了解老北京的历史,历史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文物古迹……

老北京 目录

老北京(序)
北京的城墙
北京的皇城城门
北京的牌楼
北京的宫殿、园林
北京的钟楼、鼓楼
皇史宬——我国仅存的一座皇家档案库
北京的几处古塔
北京周边的长城
一 城门、城墙、护城河、河流、古桥
二 宫殿、庙宇、古塔、街道、牌楼
三 胡同、四合院及老北京人的生活
四 名人故居、老店铺
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代后记)
展开全部

老北京 相关资料

罗哲文先生情牵《老北京》闻 欣
  头发花白,神态爽朗,步履稳健,给人签名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今年83岁的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看上去比他的年龄年轻。“随着社会的变化,许多古建筑很难保存下来,古建筑用照片和文字保留下来传之后世也很重要。”罗哲文先生说。罗哲文先生和摄影家李江树最近共同编著了图文书《老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中英文对照,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分门别类介绍了北京城的古建筑,从城墙到牌楼,从宫殿园林到长城古塔,进行全方位扫描,并用大量珍贵图片展示了北京城昔日的景象,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忠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据李江树介绍,他到罗哲文先生家拜访时,看到罗先生家里收藏有许多老旧相机,还有许多古塔、古建筑的老照片,方知罗先生几十年来始终是摄影爱好者。李江树也将他收集到的老照片给罗先生看,其中有一些是罗先生60年研究北京古建筑史以来从未见过的,罗先生不禁为之大喜,拍案称绝。李江树还用自己的镜头拍摄了许多古建筑和老北京人生活的照片,共同的对摄影和古建筑的爱好使他们走到一起,共同策划了这本书。
  罗哲文先生认为保存老北京的图像和文字是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之举,他说:“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历代先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无价的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北京城里大量珍贵的古建筑因遭受自然或人为的破坏而消失,许多民风民俗也面临消亡的境地,这本书可以把古都重要的古建筑形象永远保存下去,而且为研究古都、研究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研究建筑史、艺术史和老北京的民俗民情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它还能为某些古建筑的修复重建提供科学的依据。”

老北京 作者简介

罗哲文,1924年生于四川宜宾,1940年考入当时中国唯一的古建筑调查研究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1946年,在中国建筑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建筑系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50年调文化部文物局,长期从事全国古建筑的保护管理和调查研究工作,曾任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等职。是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现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