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红壤特性与高效利用

红壤特性与高效利用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4.0(5.5折) 定价  ¥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红壤特性与高效利用 版权信息

  • ISBN:7801678451
  • 条形码:9787801678454 ; 978-7-80167-84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红壤特性与高效利用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红壤特性与综合治理、红壤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45年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全书共12章,重点论述改良低产水稻田的理论和技术,消除土壤阻碍因子如鸭屎泥田冬干缺磷、双季稻绿肥田缺钾、潜育性紫色泥田缺锌、冬浸田缺氧不通气等低产原因和防治技术,促进红壤稻田持续高产稳产;并阐述水稻一绿肥、水稻一油菜、水稻一亚麻、水稻一席草、水稻一牧草等轮作方式和技术,提高了稻田经济效益和培肥作用。对于红壤丘陵区红壤旱地的改良利用,重点论述了红壤的水分特征和季节性干旱发生规律,提出红壤旱地粮、经作物高产套种,茶、果园深沟撩壕、增施有机肥、秸秆覆盖等抗干旱栽培高产技术;还论述了长期施肥红壤质量的演变规律及其调理技术。

红壤特性与高效利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我国南方中部丘陵红壤为核心,系统介绍了该地区土壤特性与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内容包括低产稻田的特性与改良利用技术;稻田综合培肥技术包括有机肥、氮、磷、钾化肥和微量元素的合理施用技术;冬闲田利用模式与技术;双季稻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红壤旱地水分特性与季节性干旱防御技术,红壤旱地养分特性与大量元素、中量元素镁的合理施用技术;长期施肥红壤质量演变规律与复合调理技术;红壤地区特色经济作物茶、果、黄花与牧草的高产栽培技术,红壤丘陵区草畜综合发展配套技术等。本书对提高红壤特性的认识与综合利用,促进红壤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学、果树学、畜牧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专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大院校师生参考。

红壤特性与高效利用 目录

前言
**章 南方低产稻田特性与改良利用技术
 **节 潜育型稻田的形成与低产原因
 第二节 冬干鸭屎泥(潜育型)水稻“坐秋”的原因及改良技术
 第三节 紫色泥田(潜育型)水稻僵苗及防治技术
 第四节 深泥脚田(潜育型)水稻低产原因与起垄栽培增产技术
第二章 红壤丘陵区稻田培肥技术
 **节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的培肥与增产作用
 第二节 不同轮作方式对稻田的培肥作用
 第三节 绿肥对稻田的培肥作用及高产栽培技术
第三章 红壤丘陵区稻田磷钾养分状况与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
 **节 红壤丘陵区稻田磷素特性与磷肥施用技术
 第二节 主要水稻土磷的吸附特征与磷肥施用技术
 第三节 稻田钾肥效果与施用技术
 第四节 双季稻绿肥轮作制稻田钾肥效应及土壤钾素变化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