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作者:张雨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06-01
开本: 32 页数: 243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9.8(5.5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版权信息

  • ISBN:7801678966
  • 条形码:9787801678966 ; 978-7-80167-896-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本书特色

本书以发展经济学和管理学有关理论与农业技术推广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均衡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变动趋势以及合理运行机制的选择。并通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现状与问题的深入剖析找出障碍因素,构建了"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系统",分析了各个子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同主体及其功能定位,确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运行机制的原则与总体思路,按照不同的农业科技成果需求主体,分别提出相应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农业应用技术研究为对象,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按照不同的农业科技成果需求主体,分别提出相应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目录

引言
**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理论研究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概念
(一)机制
(二)运行机制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二、农业科技成果
(一)农业科技成果内涵
(二)农业科技成果性质与特点
(三)农业科技成果分类
(四)农业科技成果评价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
第二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国际经验
一、技术转化运行机制国际经验
(一)政府的运作方式
(二)企业的运作方式
(三)高校、科研院所的运作方式
(四)中介机构的运作方式
(五)投资机制
(六)技术转化保障条件
二、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国际经验
(一)世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农业技术推广
(三)世界农业技术推广变化趋势
(四)世界农业技术推广经费
(五)世界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经验借鉴
第三章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变迁及利弊分析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变迁
(一)单轨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二)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二、两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利弊分析
(一)单轨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利弊分析
(二)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利弊分析
第四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一)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状况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规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计划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供求引导机制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尚未形成互动的动力机制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机制与相关主体脱节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
(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信息传递机制不通畅
第五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概念及测算
一、国内学者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定义
(一)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度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三)两种测算方法的局限性
二、本研究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定义
(一)“已转化的农业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界定依据
(二)“总的农业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界定依据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测算实例
(一)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二)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三)农业部直属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四)获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五)未获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区别
(一)技术进步贡献率
(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
区别与联系
第六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微观制约因素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方的制约因素
(二)农业科技成果的制约因素
(三)农业科技成果需求方的制约因素
(匹、农业科技中介的制约因素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制约因素
(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不完善
(二)农业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三)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四)国家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不协调、不配套
第七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系统的构建分析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系统构成要素
(一)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
(二)农业科技成果
(三)农业科技成果需求方
二、“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系统”分析
(一)“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系统”构成及功能定位
(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诱因
三、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
(一)直接转化
(二)间接转化
第八章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指导原则与基本思路
一、指导原则
(一)政府主导原则
(二)主体资格审定原则
(三)法制管理原则
(四)市场导向原则
(五)竞争优化原则
(六)成果市场准人原则
二、基本思路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良性运行的前提条件
(一)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职能定位
(二)完善农业研究与转化的政府系统
(三)建立农业研究与转化的企业化系统
(四)加强县域科技能力建设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目标运行机制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宏观调控机制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均衡机制
(三)农业科技要素流动机制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机制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机制
(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传递机制
第九章适合农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一、农户科技需求特点
(一)农户分散、小规模经营,使科技需求相对分散
(二)农户多种经营要求提供多样化的科技成果
(三)农户采用科技成果的影响者主要是农民和政府
(四)农户采用新科技需要防范市场与自然风险的指导
(五)试验、示范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农户转化的必要条件
(六)农户采用的科技成果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七)农户偏爱更新成本低、周期短的农业科技成果
二、农业科技成果向农户转化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不足
(二)农民采用新科技的积极性下降
(三)农技推广投资总量不足,使用不合理
(四)科技需求与科技供给不协调
(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难以支撑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六)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
三、农业科技成果向农户转化的模式
(一)由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直接转化给农户
(二)由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经过中介转化给农户
(三)以农业企业为中心的间接转化
四、适合农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一)以农户为主体的供求机制
(二)政府宏观推动的主导机制
(三)财政激励机制
(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辐射机制
(五)明确分工、充分竞争的协作机制
(六)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七)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竞争机制
第十章适合农业企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一、农业企业科技需求特点
(一)农业企业的科技需求相对强烈
(二)强调农业科技成果的垄断和专有
(三)注重农业科技成果的预期经济利益
(四)农业企业的科技需求相对稳定
(五)参与科技成果研究开发、中试的主动性较强
二、农业企业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制约因素
(一)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的平均水平偏低
(二)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使成果转化不连续
(三)企业综合实力弱,吸纳成果的综合能力有限
(四)农业科技成果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
(五)缺乏科学、公正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六)缺乏必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保障
三、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模式
(一)农业企业作为科研主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二)农业企业作为中介主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三)农业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向农业企业转化的模式
四、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政策保障
(一)保障企业向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投资的合法权益
(二)通过税收、投资政策支持企业参与科研中介活动
(三)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
(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五、适合农业企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一)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供给机制
(二)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需求机制
(三)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
(四)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科技资源交流机制
(五)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竞争机制
(六)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风险机制
第十一章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作者简介

张雨,1967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委女。1989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自研究所从事农业科技与农村发展方向的研究。主持或主要参加科技攻关项目、星火计划项目、社会公益类基础研究项目、软科学研究课题“食品安全供应体系”、“区域协调发展科技战略”、“贫困地区科技能力建设问题与对策”、“农业标准数据库”、“农民科技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种子市场供求调研”等30多项。主编“现代市场营销”、“农产品市场营销”,参编9部,翻译翻译FAO出编物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探讨”、“保障食品安全的供应组织模式”、“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都市发展过程中失地农民生存问题思考”等30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