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法律逻辑研究(第1卷)

法律逻辑研究(第1卷)

作者:梁庆寅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07-01
开本: A5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8.8(5.5折) 定价  ¥1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法律逻辑研究(第1卷) 版权信息

  • ISBN:7503656557
  • 条形码:9787503656552 ; 978-7-5036-5655-2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法律逻辑研究(第1卷) 本书特色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关于法律论证的逻辑;一是形式符号逻辑;二是论辩理论。前者强调的是正确性、可控性和确定性,后者则强调意见冲突、选择评价和理性块择。非形式逻辑的崛起,确立了论辩理论在逻辑框架内的合法地位。可以预言,这必将引发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第三次转向--法律逻辑的非形式转向。

法律逻辑研究(第1卷) 内容简介

根据目前所了解到的文献,“法律逻辑”一词*早是由德国逻辑学家克卢格(UlrichKlug,1951)在其《法律逻辑》一书中提出的。在他看来,法律逻辑是形式逻辑在法律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由于“形式逻辑只研究形式,不管内容”,恩吉施(Engisch,1959)提出了“实质法律逻辑”;西密提斯(simitis,1960)提出了“法律逻辑本质上是非形式的”思想;黑勒(Heuer,1961)提出了“法律逻辑本质上是道义的”思想;佩雷尔曼(PeRELMAN,1960出了“法律逻辑是一种非形式逻辑”的观点。
  我国对法律逻辑的研究大体经历三个阶段,实现了两次转向。**阶段是传统逻辑研究方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采用“传统逻辑原理解释法律领域的具体例子”的研究框架。基本上没有涉及法律逻辑系统的构建。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推动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起步有一定的贡献。
  第二阶段是现代逻辑研究方法阶段。在“逻辑学要现代化”的视野下,一些学者开始大胆尝试和探索“法律逻辑现代化”之路,涌现出了一批专门研究基于冯·赖特(vOnwriGHT道义逻辑的法律逻辑学家,他们企图建构贴近现代逻辑的法律逻辑体系。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在建立法律逻辑方面收效甚微,反是在丰富哲学逻辑研究方面做了贡献,其实际意义未得到法律逻辑学界尤其是法理学界的充分认可。尽管如此,这种研究方法毕竟与逻辑学的发展“与时俱进”了。尤其是,在这个阶段,我国法律逻辑研究实现了**次转向——法律逻辑现代化转向。
  第三阶段是法理学研究方法阶段。由于形式逻辑无法解决法律推理的非单调性问题,美国法理学家迈卡蒂(L.ThOmeMCCARTY出,研究法律逻辑应当从法律开始,而不是从形式逻辑开始。于是,法理学家们引入了“实质法律推理”这一概念,企图弥补“形式法律推理”的不足。
  相应地,我国的法律逻辑学家们也提出了“法律逻辑的法理化”主张。这就是我国法律逻辑的第二次转向——法律逻辑的法理学转向。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关于法律论证的逻辑:一是形式符号逻辑;二是论辩理论。前者强调的是正确性、可控性和确定性,后者则强调意见冲突、选择评价和理性抉择。非形式逻辑的崛起,确立了论辩理论在逻辑框架内的合法地位。可以预言,这必将引发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第三次转向——法律逻辑的非形式转向。本书中的有些论文,已在这方面做了尝试。

法律逻辑研究(第1卷) 目录

【总论】
法律特殊语境下的逻辑
法律逻辑之学术领域
分析法学和实用主义法学法律逻辑思想比较
【法律推理】
在法律思维中超越三段论
法律推理与司法公正
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
司法先例与法律推理
法律规范命题推理的哲学渊源
通过法律推理形式的历史考察看法律思维的性质
排中律——无罪推定的逻辑基础
论侦查假设
【法律论证】
非形式逻辑方法与法律论证[加]DouglaSN.walton文
法律论证及其评价
非形式逻辑或论证逻辑:相干性
诉讼的逻辑:论证的逻辑——以民事诉讼为例
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思想与法律论证
【法律知识表达】
规范、动态道义逻辑和法律规范知识表达
【法律实务】
从一起案例看逻辑推理在案件事实认定中的运用及
启示
模糊法律问题的非形式解决办法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