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公共危机治理中科学传播的对话机制研究

公共危机治理中科学传播的对话机制研究

作者:赵宇 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4-01
开本: 其他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3.5(7.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公共危机治理中科学传播的对话机制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854251
  • 条形码:9787507854251 ; 978-7-5078-5425-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公共危机治理中科学传播的对话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京师艺术论丛中的一本,主要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基础,在公共危机的特殊语境下,探讨科学传播的新特征与新挑战。对话既是名词,又是形容词,把科学传播本身当作关于科学的多元对话,也用对话的方式来进行科学传播。对话的模型既沟通事实,又建构价值,对话的路径一方面能够解决信息治理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解决价值重建问题。对话以价值和意义的生成来进行危机沟通,无疑是解决危机的*佳方式。

公共危机治理中科学传播的对话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基础,在公共危机的特殊语境下,探讨科学传播的新特征与新挑战,提出在公共危机治理中进行更“科学”的科学传播,并尝试以对话机制作为审视科学传播的新思路和新认识。本书将科学传播看作一个以科 学为文本符号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对话,探讨对话的主体、内容、场域,剖析对话在议题管理、舆论导控、关系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以对话作为本体和路径,不断进行社会互动,并在互动中不断解除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双重威胁,恢复稳定秩序,建构新的关系。

公共危机治理中科学传播的对话机制研究 目录

绪  论
**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科学传播研究
二、对话理论在传播领域的研究
三、科学传播的对话研究
第三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四、选题难度
**章 对话理论视域下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科学传播
**节  公共危机治理中科学传播的功能和作用
一、科学传播的专业性和公共性
二、科学传播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
三、危机决策全过程情境下的科学传播
第二节  公共危机治理中对话的功能和作用
一、对话是公共事务的协商基础和共识起点
二、对话是公共危机中改善各方关系的利器
第三节  对话理论视域下的科学传播
一、对话理论
二、传播与对话的关系
三、科学传播与对话的关系
第二章 危机下人与人的相遇
—科学对话关系的建立
**节  人本性:公共危机治理中科学传播的对话主体
一、对话者的“在场”
二、对话者的“相遇”
第二节  互动性:“转向他人”的“主体间性”的对话
一、内部沟通:决策者内部的对话
二、外部沟通:面向公众的对话
第三节  建构性:公共危机中科学对话的构建逻辑和路径
一、了解公众的统觉背景
二、设计对话的内容
三、建构科学对话的文本
四、组织开展科学对话
第三章 人在危机空间的交流
—科学对话公共空间的构建
**节  复杂大型对话:危机发生全周期中的科学对话
一、点对面式对话:预警期的科学对话
二、融合式对话:危机发展期和爆发期的科学对话
三、学习式对话:恢复期的科学对话
第二节  多元空间对话:危机发生全空间中的科学对话
一、物理空间的科学对话
二、网络空间的科学对话
第三节  公共危机中不同对话空间的对话模型
一、传统空间的辐射式对话
二、网络空间的平行式对话
三、多空间科学对话剖析:以7•20河南暴雨事件为例
第四章 危机中的“复调”与“狂欢”
—科学对话议题的建构
**节  “复调”“狂欢”滋生下的谣言治理
一、引导“复调”舆论:从知识灌输到共情引导
二、控制“复调”噪声:从事后纠错到事前预防
三、科学对抗谣言:从强力消除到长期对话
第二节  公众科学素养培养和思维重塑
一、科学研判:建构公众的风险认知
二、方法指导:培养公众的理性思维
三、知识共享:激发公众的公共参与热情
第三节  对话主体关系的缝合和重组
一、重建对话主体的角色形象
二、构建对话主体间的协同网络
第四节  对话议题的形式、叙事和话语
一、多元动态的对话形式
二、科学对话的叙事与话语
第五章 公共危机治理中科学传播对话反思与启示
**节  公共危机中科学传播的对话问题与反思
一、对话理论的现实适应性
二、对话实践中的不确定因素
第二节  影响对话效果的因素探析
—以“全球转基因食品安全”议题为例
一、对话主体动机和行为的复杂性
二、对话内容不对称和不兼容
三、对话空间不开放
四、对话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  经验与启示
一、赋予科学对话以人文关怀
二、重建科学对话主体之间的信任
三、满足公众对科学的期待
第六章 公共危机治理中科学传播对话机制构建
**节  理念建构:基于公共事务参与和协商的职责
一、科学传播共同体的责任伦理建构
二、公共协商和多元共识的理念建构
第二节  关系建构:基于信任的“专家—媒体—公众”多向对话机制
一、建立信任是构建对话的基础
二、推动四方协同开展应急科普对话
第三节  知识建构:基于“社会知识共享”的科学传播体系
一、以专家知识为基础
二、以“地方性知识”为补充
三、从一元知识到多元知识
第四节  空间建构:基于自由开放的空间设置
一、观念转变下的空间开放
二、技术赋能下的空间拓展
第五节  议程建构:基于主体需求的内容构建
一、政府主导的议程
二、自下而上的公众议程
三、不确定性引发的议程
第六节  话语建构:基于对话主体认知与情感的叙述方式
一、科学话语亲和力的构建
二、科学话语的情感唤起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全部

公共危机治理中科学传播的对话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赵宇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新闻学、科学传播、公共传播、VR影像的叙事和交互。在旅游卫视(现在的海南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工作多年,从事专题片、纪录片、大型节目策划和制作等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