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奇石 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奇石 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4-01
开本: 32开 页数: 50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3.6(6.1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奇石 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版权信息

奇石 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本书特色

“中国就像块奇石,每个人都能看出不同的样子。”
史景迁、梁文道、柴静联合推荐。
《寻路中国》、《江城》作者何伟(彼得·海斯勒)力作。
简体中文译本增补6篇故事(4篇《甲骨文》故事 2篇埃及故事)。

奇石 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内容简介

如果你不认识何伟,就请从这本《奇石(来自东西 方的报道译文纪实)》开始。 如果你已经读过《江城》、《寻路中国》,甚至 是《甲骨文》,那么,更不应该错过何伟的这颗“奇石”。 一个作家的笔,要如何赶上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

奇石 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目录

前言
野味
胡同情缘
徒步长城
肮脏的游戏
海滩峰会
新城姑娘
永沉江底
铀寡妇
奇石
恕我直言
当你长大
四重奏
离乡回乡
主队
汽车城
中国巴比松
去西部
多恩医生
突袭美国
桥上风景
广场上的清真寺
甲骨文
全力冲刺
阿拉伯之夏
致谢
展开全部

奇石 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相关资料

 ★充满难以忘怀的形象和持续不断的冒险精神,《奇石》是一本边界广阔、引人深思的书,作为彼得海斯勒*佳报道的合集,它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有力的故事叙述、明智的文化洞见以及温情的幽默为标识。
  海斯勒的人物和地点的多样、微妙但又攸关重要的主题皆与之有关:地方传统的力量,明显相对文化里的惊奇重合,以及来自跨越不同世界的个人的深刻教训。
  ——美国编辑推荐

  ★在描述从来没去过欧洲,却要为那些著名建筑画像谋生的中国艺术家时,海斯勒先生写道:“镜像的反映能够让她聚焦细节;她从未在大环境中迷失自我。”这句话同样也是海斯勒先生的写照。
  ——《华尔街日报》

  ★当多恩医生抬头望着可罗拉多的星星,说出*后一句台词时,就像在为全书点题:“当你从地面看星星,它们彼此看起来那么近,”他说“很难相信它们其实相距千百万里。”海斯勒的写作也达到了相同的效果,不是把东方与西方重叠合并,而是用许多线索将它们明晰相连。
  ——《图书论坛》

  ★“何伟写出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和那种亲切的酸楚。那个酸楚就是剧变的实质——人*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柴静

  ★“何伟的作品平静而充满自信,以绝妙的语调和姿态赋予他所描绘的时刻以生命。他知道何时应该参与行动,何时应该等待事情发生。”
  ——史景迁

  ★“《寻路中国》的确比起之前的《江城》、《甲骨文》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我真的觉得这是一本我们绝大部分,甚至是所有现代中国作家都写不出来的一本书。”
  ——梁文道

  ★“在一个信息时代,做一个中国通不难。而作者要做一个诚实周密的记录者,他记述土地的忧伤和人民的努力,他一一做到了。”
  ——2011年xinlang年度十大好书《寻路中国》颁奖词

  ★在历史、回顾、反思等图书贯穿2011图书市场的时候,这样一本兼具资料性、可读性、话题性的观察现实中国之作殊显难得。作者何伟虽系美国记者,但此书写作是建立在扎实的采访与充分的“行走”基础上,既有客观旁观又有感性亲历,将发生在我们身边又被广泛忽略的现实呈现在书中。
  ——2011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寻路中国》获奖理由

  ★在这个美国人眼中,中国,不是地图上的红线蓝线,而是他可能踏上的土路马路,不是报告里被引用的GDP,而是他已经认识的店老板或者教师的妻子。在这一秒钟可以搜索几万条资讯的年代,他慢慢走向了一座城。比起那些被催眠的伊文思,被误读的安东尼奥尼,彼得海斯勒幸运得多,因为他的双眼是你无法没收或误导的摄影机。何伟是他的中国名字,特别普通。很多中国人都会有一个叫何伟的同学,邻居或者知己。读完《江城》,你会多记得一个何伟。
  ——2012年xinlang年度十大好书《江城》颁奖词

  ★因《寻路中国》为更多中国读者所知,前《纽约客》记者何伟这本关于中国的书是回望上世纪九十年代四川小城涪陵乃至读懂彼时中国、比对作者写作走向的参照。何伟对中国社会观察细微,冷静呈现中不猎奇也不过于悲悯。简洁的线索、丰富的情节用介于新闻、文学之间的流畅笔触记录下来,有着较他此后作品更多的深入、纯粹意义。
  ——2012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江城》获奖理由

奇石 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作者简介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纪实文学写作之路。
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Kiriyama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佳亚洲图书等殊荣。《寻路中国》荣获2010年度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好书奖。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极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2006年以《甲骨文》 (Oracle Bones) 一书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2011年9月20日,彼得·海斯勒因长期报道改革中的中国,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奖金50万美元。他说可以用奖金在他去埃及学习阿拉伯语时养家,并“开始新的生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 素书

    素书

    [秦]黄石公
    ¥33.4¥39.8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