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19cm 页数: 223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4.0(6.3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2789702
  • 条形码:9787532789702 ; 978-7-5327-8970-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本书特色

透视“文科无用论”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为什么说 “人生三次入大学” 来自日本大学教育前线的危机宣言 \"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内容简介

2015年日本传闻文部省将在国立大学“废除文科学部”, 虽后证实为谣传, 却也引发巨大的冲击。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层的社会心理解析, 追溯了日本社会长期存在的重理轻文的功利传统。这一“传统”往上可以追溯到二战末期臭名昭彰的“学徒出阵”, 在战后依然延续, 导致长期以来文科学部获得的财政拨款远远少于理科, 文科教育也不受重视。作者用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区分文理科各自的擅长领域, 指出没有“价值理性”的探索与指引, “工具理性”必然会陷入封闭僵化。作者也重新审视了当下日本大学教育的种种弊端, 包括大学扩招和少子化趋势的背离、高中教育和本科教育之间缺少衔接、课程设置僵化、大学生年龄层过于单一等问题, 并对大学改革的方向做出富有探索性的思考。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目录

\" 章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1不胫而走的“废除文科学部”报道
媒体报道中的“废除文科学部”
对文科省的集中 轰
海外媒体、产业界相继而来的批评
文科省通知的真正内容

2批评意见背后的潜在前提
通知的内容一年前便已公布
“废除文科学部”批评意见的背景
“挣钱的理科”与“不挣钱的文科”

3“重理轻文”构架的形成
国立大学的“文科”与“理科”
战争带来的重理路线
依然被延续的战时研究预算体制
经济高速增长对重理观念的强化
延续到后经济成长期的理科中心体制
对科学技术政策偏重理科的异议

4法人化后愈演愈烈的文理差别
国立大学法人化成为决定性一击
加速文科走弱的机制
教学与科研能力双双下滑

5“重设目标”与文科的未来
反复被要求的“组织调整”和“功能分化”
国立大学所处的危机状况
缺乏方向性的文科改革
被“创新”潮流遗弃的文科
“废除文科学部”骚动中的事实

第二章 文科亦有用
1“有用”的涵义
“虽然无用,但有价值”的真伪
大学并非为国献身的机构
大学应献身于人类的普世性

2“有用”的两个维度
完成目的的有用性与创造价值的有用性
重回韦伯
价值尺度是变化的
文理之用各不相同

3“人文社会学科”与“教养”“博雅”的区别
“文科即教养”乃是误解
包含文理双方的“博雅”
国民 与“教养”的诞生
存在“普世教养”吗?

4 20世纪大学基础教育的变化
“教养”与“通识教育”不同
“通识教育”的局限性
“教养教育解体”的原因
“共通教育”“运用能力”带来的“教养”空洞化

5人文社会学科何以有用
“文科”与“理科”差别的出现
人文社会科学的分化与独立
新康德学派与对“价值”的追问
对文化主义的种种批评性介入
人文社会学科是怀疑人类自身的知识领域
“文科”之用绵延久长

第三章 21世纪的宫本武藏
1 “大爆发”的大学及其危机
大学整体的危机
少子老龄化背景下“大爆发”的大学
“报考者营销”的崛起——“寒武纪大爆发”的时代
世界规模的大学“寒武纪大爆发”

2大纲化、重点化、法人化——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的大学改革
研究生院重点化、本科院系及研究生院的日美差异
研究生院重点化带来的两个结果

3谁来解决大学危机?
政府及文科省的能力限度
产业界的经验与大学改革
“大学的事情大学做主”的幻想

4改革的方向
政府及文科省对大学教育改革的诉求
流动化社会中的质量保证
产生变革主体的三个条件

5大学从甲壳类到脊椎动物的进化
日本大学中的五重壁垒
从甲壳类到脊椎动物——作为“蛞蝓鱼”的大学

6 成为21世纪的宫本武藏
引入宫本武藏的“二刀流”
美国的“常识”与 基督教大学的教育改革
国立大学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7培养宫本武藏式人物的 线——课堂改革
拒 “水课”
大学教育应走向何方

第四章 人生三度入大学
1大学是人生中的过渡礼仪吗
高中与大学间的两面“墙”
入学考试改革与“学科鸿沟”的关系

2将大学定位于人生之中
难考上的大学未必是 的大学
从“入口管理”到“出口管理”的转变是否可行
在人生中重新定位大学

3作为人生转折机遇的大学
日本大学生年龄结构的异常同质化
处于崩溃边缘的依赖“入口管理”的大学教育
人生三度入大学

4入学者的多元化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
“主动学习”模式的课堂实践——以“Attack Me!”为例
批评教师观点的五个阶段
保证多样化的学生群体的质量,力推“出口管理”模式
大学教育从量的时代走向质的时代

5人文社会科学点亮新的人生
在价值核心多元化、复杂化、流动化的社会中生存
用“时间差”培养21世纪的宫本武藏
“论文撰写”的方法
从先行研究的批判到分析框架的建立
作为方法的“研究组会”

终章 普世性、有用性、游戏性
坂口安吾的宫本武藏论
从宫本武藏到哥白尼
酷似16世纪的21世纪
大学应该 战争与政治
作为有用性基础的游戏性
展开全部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吉见俊哉 1957年出生于东京都。 社会学家,东京大学教授、副校长。研究领域为都市论、文化社会学。代表性著作有:《博览会的政治学》(中公新书)、《媒体时代的文化社会学》(新曜社)、《媒体文化论》(有斐阁)、《世博会幻想一一战后政治的束缚》(筑摩新书)、《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在政治上的无意识》(岩波新书)、《何谓大学》(岩波新书)等。
译者 王京 历史民俗资料学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日本文化等。译作有柳田国男《食物与心脏》、《都市与农村》、《乡土生活研究法与民间传承论》(合译)、福田亚细男《日本民俗学方法序说》等。
史歌 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思想史、日本文化等。译作有柳田国男《海上之路》《关于婚姻》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