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低渗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3.4(7.2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低渗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460721
  • 条形码:9787511460721 ; 978-7-5114-607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低渗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本书特色

《低渗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介绍的低渗碳酸盐气藏勘探与开发是石油工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对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的可靠补充。

低渗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内容简介

该稿记录了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自1991年2月投入开发以来,先后在气藏的中部、西端和东端进行了勘探与投产开发,分别向国家储委上报了探明地质储量和控制储层。其中在气藏的中部及西端分别于1988年和1995年上报的探明地质储量为253.87×108m3和95.6×108m3,气藏东端于2001年上报的控制储量为42.68×108m3。雷一1段储集岩主要为针孔白云岩,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为主,储层裂缝不发育,孔隙型储层为主。储层纵向上大体发育三套,中亚段上部储层*为发育,孔隙度大于8%;横向上分布较为连续稳定,主储层有效储层厚度一般为4~10m。孔隙度分布在3.35~16.14%之间,渗透率分布在0.01~1.82mD,储层总体具有中孔低渗特征。 气藏高效开发近30年,开展过大量的勘探和开发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勘探和开发经验。为了更好地开发此气藏,同时也为具有类似地质条件的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组织了一批曾经组织、实施和参与气藏的发现、试采、压裂酸化、水平井钻井等高效开发过程的专家及工作人员一同凝练高效开发过程所采用的核心技术及可靠的工艺技术

低渗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目录

**章绪论(1) **节低渗碳酸盐岩气藏研究意义及划分标准(1) 一、碳酸盐岩气藏储量分布特征(1) 二、低渗碳酸盐岩气藏的划分标准(3) 第二节低渗碳酸盐岩气藏的地质与开发特征(5) 一、低渗碳酸盐岩气藏的地质特征(5) 二、低渗碳酸盐岩气藏开发特征(7) 第二章低渗碳酸盐气藏地质评价技术(10) **节膏盐岩组合低缓构造描述技术(10) 一、开发早期的构造特征评价技术(10) 二、开发中期构造特征评价技术(10) 三、开发中后期构造特征评价技术(17) 第二节低渗薄互层识别技术(31) 一、储层基本特征评价技术(31) …… 参考文献(225)
展开全部

低渗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作者简介

何小川,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川中油气矿党委书记、矿长;遂宁市第七届人大代表。 刘路,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副矿长高级工程师。 肖尧,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矿总地质师高级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资源勘查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在川中油气矿从事地质勘探工作。先后参与与开发了大川中须家河、磨溪龙王庙、高石梯-磨溪灯影组等气藏,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0000亿立方米,检查年产能150亿立方米。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