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财政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逻辑与趋向

中国财政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逻辑与趋向

作者:杨小东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31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9.4(7.0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财政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逻辑与趋向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227979
  • 条形码:9787010227979 ; 978-7-01-022797-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财政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逻辑与趋向 本书特色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财政既支撑国家的治理行为,又反映国家治理的全貌,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财政现代化。财政现代化不仅仅表现为财政制度的现代化,更是体现为财政收支各主体行为的现代转□,没有主体行为的转□也就没有财政现代化的呈现,财政现代化的推进必然要落实在财政主体行为的转型上。为了实现财政主体行为的改进,了解财政分级治理结构作为各主体行为的基本结构如何演进、存在什么规律则有了必要。本书以主体行为关联为视角,探究中国□□□□财政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基本逻辑与趋势,得出财政主体行为转□的现实遵循,可为中国改革的关注者、研究者、决策者与执行者提供参考。中国财政体系适从国家发展路径,支撑、映射并约束各级政府的行为,而呈现出独立性。分级治理结构作为其运行的基本框架,随着□□□□财政体系价值取向与职能的□化,在效率与价值的追逐中发生演□。

中国财政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逻辑与趋向 内容简介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财政既支撑国家的治理行为,又反映国家治理的全貌,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财政现代化。财政现代化不仅仅表现为财政制度的现代化,更是体现为财政收支各主体行为的现代转变,没有主体行为的转变也就没有财政现代化的呈现,财政现代化的推进必然要落实在财政主体行为的转型上。为了实现财政主体行为的改进,了解财政分级治理结构作为各主体行为的基本结构如何演进、存在什么规律则有了必要。本书以主体行为关联为视角,探究中国社会主义财政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基本逻辑与趋势,得出财政主体行为转变的现实遵循,可为中国改革的关注者、研究者、决策者与执行者提供参考。中国财政体系适从国家发展路径,支撑、映射并约束各级政府的行为,而呈现出独立性。分级治理结构作为其运行的基本框架,随着社会主义财政体系价值取向与职能的变化,在效率与价值的追逐中发生演变。

中国财政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逻辑与趋向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问题与基本概念 三、相关文献的综述 四、本书特色 五、研究思路及本书结构 章 “治理环境—主体行为—治理结构”:一个分析框架 节 理论基础 一、制度分析理论 二、序贯博弈论 第二节 假设前提 一、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假设 二、分级治理结构的人工制品假设 三、分级治理结构的开放性假设 第三节 分析框架 一、分析框架的模式与含义 二、分析框架的分析局限 第二章 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结构逻辑 节 分析环境的设置 一、参与个体的设置 二、运行的基本安排 第二节 不同分级治理结构下的均衡行为分析 一、政治全控型(PC) 二、有限控制型(LC) 三、技术治理型(TG) 四、有限参与型(LA) 五、完全参与型(CA) 第三节 中央政府对分级治理结构的选择 一、激励策略选择及治理效果 二、中央政府的结构选择 第三章 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环境逻辑 节 产权安排与分级治理结构 一、农地产权安排及其生产经营组织型式 二、国有企业产权安排及其生产经营组织型式 三、生产经营组织型式对分级治理结构选择的影响 四、城镇土地产权安排对分级治理结构选择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发展取向与分级治理结构 一、收入增长偏好对分级治理结构选择的影响 二、经济增长偏向对分级治理结构选择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发展与分级治理结构 一、收入差距对分级治理结构选择的影响 二、租金收益对分级治理结构选择的影响 第四章 分级治理结构演进逻辑的经验分析 节 “全收全支”(政治全控型)的形成与调整 一、“全收全支”的形成 二、“全收全支”的调整 第二节 “分级包干制”(有限控制型)的盛行与内在缺陷 一、“分级包干制”(有限控制型)盛行的缘由 二、“分级包干制”(有限控制型)的内生缺陷 第三节 分税制(技术治理型)的建立与完善 一、分税制(技术治理型)的建立及其表现 二、分税制(技术治理型)的完善:政府收支形式与预算的改进 第五章 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基本趋向 节 技术治理结构的固有缺陷 一、技术治理运行过程的缺陷 二、治理被经营化 第二节 结构选择的外部制约 一、独立产权成为发展主体,财政支出及分级结构定位于有效实现公共需求 二、社会均衡发展与意识形态的约束 第三节 结构的选择:完全参与型 一、完全参与型能消除技术治理型的固有缺陷 二、完全参与型能成为推进公共价值目标实现的工具 第四节 分级治理结构的现实改进 一、预算规范政府收支、全民监管政府预算,分级治理结构的公共性与主动性增强 二、明细预算收支、明确财务规则,分级治理结构的参与性与约束性增强 三、确立多维监督、明晰法律责任,分级治理结构的回应性与规范性增强 四、厘清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完善政府间收入,分级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与法治性增强 五、创新基层预算参与、健全基层预算规范,分级治理结构的包容性与自适性增强 第六章 结论与引申 节 主要结论及理论意义 一、分级治理结构的演进在“环境—目标—行为—结构—绩效”的循环作用中发生 二、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结构型式逻辑 三、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外部逻辑 四、分级治理结构演进逻辑的经验实证结论 五、分级治理结构演进逻辑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 结论的实践指向 一、健全基层参与制,重塑基层政府的预算机制与模式 二、改进分级治理结构中的权力配置 三、完善分级治理结构中的治理方式 第三节 结论的理论延展 一、治理环境及其影响方式的简化与协同性、策略性推进的理论依据 二、演进方式的简化及演进过程类型、治理结构间对应关系的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财政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逻辑与趋向 作者简介

杨小东,西南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西南大学副教授。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各一项,在《农业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探索》等期刊发表独著论文数篇,担任《企业经营管理学》执行主编,已实现销量超过五千册。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