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奢侈品史

奢侈品史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3.2(6.0折) 定价  ¥7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奢侈品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3232426
  • 条形码:9787543232426 ; 978-7-5432-3242-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奢侈品史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 一部让奢侈品“有血有肉”的历史。
★ 用妙趣横生的故事,讲述了千百年来人类的奢华无度、铺张浪费、恣意放纵、推陈出新,揭示了奢侈品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用崭新的、唯物的观点,从物品本身出发,探讨了奢侈品。
★ 兼具历史视角和现实意义,探索奢侈品意涵的历史演变,指出奢侈品在21世纪全球超级富豪和不断加剧的财富两极化的背景下如何变化。
★ **部奢侈品全球史相关著作,历史跨度大、涉及面广。

奢侈品史 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痴迷于品质品的世界。长距离航班竞相提供优质的睡眠体验,酒店会推荐免打扰的不错套房。品质品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优选性行业,占据了媒体和网络的头条。在西方文化和经济生活中,品质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普遍,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崛起的经济体中亦是如此。但品质品不是什么新兴现象。当今对品质品牌与服务的痴迷只是品质品许多表现中的一种。本书即从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古物开始,及至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东方的奇艺珍品(如中国明代鸡缸杯)、二十世纪直至当下,论述了品质品意涵的历史演变。与介绍品质品本身价值或借鉴的书不同,本书着重讲述品质品相关的人及品质品的历史、文化、政治意涵,与此相关的论争,以及品质品在不同阶段和道德、宗教、经济、社会等的交错,呈现了历目前品质品的概念和物质实践的相对性。

奢侈品史 目录

总序

前言与致谢

插图目录



引言 奢侈品:悠久的历史,财富的历史

什么是你的奢侈品?

什么是奢侈品?

奢侈品的历史

**章 奢侈品、古董和古董的魅力

奢侈品与时间

颓废的罗马人

奢侈品与古典的重现

奢侈品和18世纪的“大游学”

好好利用古董

不惜一切代价:复兴

男性、奢侈品和肆意挥霍

第二章 奢侈品、教堂和中世纪晚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

奢侈品和精神

中世纪晚期的奢侈品与时尚

亨利八世时期富丽堂皇的宫廷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奢华与辉煌

礼仪、礼节和宫廷生活

路易十四宫廷的奢华生活

奢侈品的复兴

第三章 异域奢侈品:东方风尚的流行

来自东方的奢侈品

外交和收藏

国际奢侈品贸易

流行奢侈品所引发的争议

东方风格

19世纪的东方魅力

奢侈品和新东方

第四章 豪宅:从豪华型酒店到曼哈顿住房合作社

18世纪的豪宅

18世纪豪华的室内装饰

奢侈品和法式风格的遗风

暴发户和“美元公主”

美国的富裕

第五章 20世纪末奢侈品的没落

奢华的生活

房间代表了一种情绪

穿上盛装

百货公司和服装商店

狂兰症

*后的颓废:咖啡公社

第六章 假贫穷和旧富裕之间:20世纪的奢侈品协会

旧奢侈品之死:可可·香奈儿

简约的奢华

奢华生活:旅行和新技术

奢侈品、名人和新媒体

新旧交替:社会名流与社交名媛

里根时代和一个时代的终结

散失各地:一个时代的终结

变化的时代

第七章 钱可以买到一切?了解当代奢侈品

从俄罗斯来的资本

家庭主妇的奢侈品

奢侈的体验

奢侈的时间和空间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

新全球奢侈品消费者

金砖四国的逐步崛起

第八章 奢侈资本主义:奇妙的奢侈品牌世界

邦德街之狼

奢侈品牌及其俱乐部

奢侈品光环

奢侈品牌的伦理与社会功能

奢华空间

奢华的阈限空间

奢侈品与国家认同感

奢华时代

结论 奢侈品:悠久的历史还将延续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全部

奢侈品史 节选

引言 奢侈品:悠久的历史,财富的历史 奢华的反义词并非贫穷,因为在穷人家里也能品尝到一锅美味的蔬菜炖牛肉。奢华的反义词并非简朴,因为就算是随处可见的谷仓也有它自己的美。奢华往往简朴,粗俗才是和它完全相反的概念。——加布里埃·“可可”·香奈儿(Gabrielle “Coco” Chanel)1966年对摄影师塞西尔·比顿(Cecil Beaton)所言 什么是你的奢侈品? “什么是奢侈品”这个问题也许是老生常谈,但是作为本书将要讨论的主题,奢侈品的定义仍然令人捉摸不透。如果我们问一群人对他们而言什么是奢侈品,有的人会说奢侈品牌的商品、珠宝、跑车或是华美的服饰等五花八门的人工制品就是奢侈品。有的人则认为奢侈品是一些无形的、不能被锁进保险箱或被放进衣柜里的东西,比如一顿美餐、一段异国之旅或者一次让人放松的贴身护理。年轻一代当然会说*前沿的科技产品或者房价飙升的城市里的公寓房产证才算得上奢侈品。而那些真正财力雄厚或是拥有了上述一切的人对奢侈品的定义则更具哲理性:时间(确切地说是“黄金时间”),关掉手机,完全放松地和家人朋友相处。虽然时间不用花费金钱购买,但在如今这个管理型社会,想要拥有许多这种“免费奢侈品”着实很难。 20世纪伟大的设计师可可·香奈儿的回答则更加谨慎。对她而言,奢侈品不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或者我们能体验到的东西。在她眼中,奢侈品是一个概念、一个想法。虽然她没有告诉我们这个概念可能是什么,但却指出了它不能是什么:不是贫穷,不是简朴,而是粗俗。香奈儿和我们设想中的目标群体很可能会对我们即将讲述的故事感到诧异甚至不悦。比如说,大家想知道可可是如何看待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把价值1000万塞斯特斯(大约相当于2015年时的1500万美元)的珍珠溶解在醋里这一人类历史上*奇特的奢侈行径之一的。本书将介绍各种各样的奢侈品,包括椰子壳、插花、家庭排水管道、瓷杯、屋顶坍塌的建筑物、遗迹、没法佩戴的王冠、假珠宝和做成花盆状的真珠宝。上述物品显然无法排进任何人口中的“十大奢侈品”榜单,但它们都代表了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出众的奢侈品。它们给拥有者、制造者和金融家们带来了欢乐——有时也带来极大的痛苦。它们被珍藏,被传承,被融化,被丢弃,或者被锁进博物馆的保险柜。 和许多将奢侈品看作一个分析范畴的学术研究不同,我们将以一种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奢侈品及其历史。诚然,我们不是**个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奢侈品的,但我们的方法略有不同,旨在将奢侈品和与之相关的人物作为叙述的主要内容。有许多优秀的书籍和文章详细地论述了奢侈品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历史上围绕奢侈品展开的辩论,以及从古至今奢侈品在不同时期是如何与道德、宗教、经济和社会相互影响的。而我们的研究则从奢侈品本身出发,因为它们揭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富裕程度和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文化实践和愿景。我们不强加分析,而是注意奢侈品在不同时期所呈现的形式和对其发展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人们:碌碌无为的王子、富有的美国新娘、英国贵族、缺少餐具的美国总统、技艺精巧的室内装潢师、享乐主义者、舞男、尖酸刻薄的八卦作家以及生活优渥的上流社会太太们。以现代的视角来看,这些人物中的很多人现在看来是如此古怪,因此更需要我们的解释。 所有的书籍——不管读者觉得它们是好是坏——都有自己的情节和中心内容。我们想在一本书中呈现奢侈品的漫长历史,并且想让读者明白“奢侈品”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我们所呈现的历史叙述的出发点——还有我们的目的——都是当下。奢侈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本书的两位作者之一曾在"奢侈品史23大学宿舍里捡到一块香皂,惊讶地发现其外包装上标着“奢华香皂”,但显然它并不是。新闻告诉我们新的“奢侈品行业”在迅速发展,世界上的富人越来越多——他们可能是沙特王子、俄罗斯寡头或是中国富豪。自21世纪初以来,奢侈品这个主题带着报复性重返大众视野,出现于专题文章和期刊报纸中,出现在对贪图享乐和糟糕品位或是当今社会财富不平等等议题的讨论中。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物质上来说,奢侈品都已经成为人们交谈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奢侈品牌不仅满足高净值消费者的需求,还首先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因此,有人提出了“奢侈品大众化”这个名词,并用它来说明奢侈品极大地扩展了它本身的含义和形式这个道理。我们也注意到分歧仍然存在,尽管人们能在艺术、工艺品、图书馆、葡萄酒、不动产和国际旅行中得到快乐,但有时候人们还是会觉得从道德层面上来说奢侈品有些令人反感。

奢侈品史 作者简介

彼得·麦克尼尔(Peter McNeil),悉尼科技大学设计史系教授、斯德哥尔摩大学时尚研究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史、设计史、18世纪欧洲和20世纪英美时尚及室内设计的政治。
乔治·列洛(Giorgio Riello),华威大学全球历史与文化系教授,已编著多部时尚、服装和纺织历史书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