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金钱的智慧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0-01-01
所属丛书: 新知文库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6.6(7.0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金钱的智慧 版权信息

金钱的智慧 内容简介

金钱是行善的恶,行恶的善。人们称颂它所带来的繁荣昌盛,也批判其所引发的道德败坏。作者从拜金者与蔑金者开始分析金钱的面目,从道德、宗教、幸福、爱情、艺术等几个层面去展示财富的恩惠以及它所裹挟的欲望与禁忌。在法国,假装对金钱漠不关心已是老生常谈,很多人摆出各种理由对雄心壮志表示鄙夷,对荣华富贵表示不屑,对爱恨纠葛嗤之以鼻,但事实证明唯有实事求是才能看穿金钱的神话。如作者所说,“有钱是明智的”,但我们要明智地、批判性地思考它,思考的过程也是在学习如何成为自己。

金钱的智慧 目录

【目录】 1 引 言
**部分?? 拜金者与蔑金者
7 **章 魔鬼的粪便
33 第二章 《论穷人高尚的尊严》
43 第三章 法国:忌讳金钱
63 第四章 美国:神化货币 第二部分?? 金牛犊神话三则
81 第五章 金钱是世界的主宰?
109 第六章 富裕会招致不幸?
137 第七章 卑鄙的算计杀死了爱情吗? 第三部分?? 财富的恩惠
167 第八章 重振既有的价值观念?
195 第九章 富有不是罪过,贫穷亦非美德
215 第十章 索取的手,回报的手
239 结 语 确诊的精神分裂症

展开全部

金钱的智慧 节选

大蛋糕 20世纪初,银行家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就曾表示,他不会信任一个老板的薪酬有员工的20倍之多的企业。如今,领导可以自行确定薪金,或是争取到董事会的支持,给自己加薪,小金库的财产有员工薪酬的500倍、1000倍甚至 2000倍之多。然而,薪水多少并不取决于功绩,而是金融精英之间的心照不宣或是竞相攀比,尤其是面对来自盎格鲁-撒克逊以及中国的竞争对手,资本家们也不想显得掉价。
现代资本主义中不断出现财大气粗的老板形象,他们希望冻结员工的工资,自己从中敛财,*好莫过于辞退大量员工,进而给自己加薪。这些横财不是竞争的必然结果,而是贪婪的衍生物。当下,精英们自说自话,列举了一连串夸张的数据,其中种种令人咋舌的名目值得狂热的语法学家来好好探究一番。为了紧随商业领域中的法式英语之流,一揽子的收入中就涵盖了年终奖、额外奖金、数年期奖金、优先认股权、 无偿股票、挂名股份、全勤奖、新员工见面礼、出勤奖、解雇金、 和解补偿、非竞争性条款、实物报酬、补充养老金。当人们听到这些迂回隐晦的新词时,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同样地,还有银行家常挂在嘴边的行话,财富大亨口中夸张晦涩的词句,其中还夹杂着难以理解的缩略词。发明出这些词的人是想通过设置语言隔阂来恫吓新手。面对股东的批评,怎样才能表现出震惊的样子?也许需要一 个莫里哀,将失常的资本主义的典型特质写成剧本。另外,董事长人员的更替并不单纯。换个角度思考,运动员,比如说足球运动员,从一个俱乐部转到另一个,就像人力资本一样被倒卖。 毋庸置疑,一名老板总是有成百上千个正当理由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却要求他人勒紧裤腰带;尤其在当下,世界各地的经理人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像是在抢夺战利品。但是管理一家企业关乎到团队凝聚力,这就要求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而不是与队员划清界限。
萨德的那句格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灵验。他认为,变得富有,首先意味着能够享受别人没有的东西。薪水在什么时候才是过高的?应该是在感受到横亘在*富有与*贫穷之间的差距是令人难以忍受的那一刻。企业和社会一样都应该遵守分配比例。若这个比例平衡被打破,公共世界也就不复存在。此外,这个差距也应被公开,进而被承认,高收入的人要将其大声宣告出来,即便会激起消极反应。促使他们去挣钱的,不再是传统的金钱诱惑,而是对统治以及登上奥林匹斯山宝座的渴望。
当一家企业内部存在如此大的分水岭时,该如何打造共同的事业?不论是雇员还是中层干部都被成功、残酷的竞争以及资本主义的常态所压迫;老板则受限于候选人间的自行遴选机制以及股东和股民间的勾结。为了证明自己巨额收入的合法性,优势群体主张由市场规律发挥主导作用。所谓的 “自由主义”实则是“保守主义”的别名。他们向兼顾内在公正与再分配公正的无形之手求助,力求将所谓的不平等合法化。如今,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具有平均主义色彩,这也成为社会的标志性视阈。所有已然存在的不公平现象都用“潜在的但也是公正的社会秩序”这样的名号来为自己正名。 吝啬鬼和挥霍者 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西格玛尔·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曾经说道:“安格拉·默克尔像个吝啬的老阿姨, 将包紧紧地按在膝盖上,这样就不会有人把钱偷走了,德国人喜欢她这样。”节俭意识和吝啬之间存有差别,前者具有伦理哲学的色彩,而后者则是“潴留病”。再怎么小 心谨慎地花钱,到头来都是将金钱投入到流通中。吝啬的 人有这样的特点,会将金钱与身体器官等同起来。花钱等于被肢解。金钱是他们的皮肤、神经、肌肉,如此一来, 花钱于他们而言等于被肢解。他们用枯槁的、不朽的材料 制造了一个躯壳,希望以此存活下去,这于无意中泄露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他自身就是财富,不仅仅是因为他拥 有财富,而是金钱打造了他。攒钱只是为了避免花钱,没有什么乐趣可以比得上对财富的占有。
看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既可憎又天真,他把装有 10000埃居的宝盒埋在花园的时候就露出了马脚。他是狡 诈的,向外放高利贷;又是厚颜无耻的,一心想把女儿嫁 给五十多岁的老头儿,就因为老头儿不要嫁妆。他还自命不凡,琢磨着娶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然而她已经爱 上了阿巴贡的儿子。像是着了魔似的,他想在财富的迅速 增长中寻求焕发青春的偏方,就像他想要通过与一位姑娘 结合来获得新生一样。莫里哀笔下的悭吝人活在他人的鄙 夷之中。avaritia是“avide”的词根,在中世纪时被等同 于高利贷之母——贪婪。 avaritia一词实则表达了对生活和 生命充满激情,并非是自莫里哀时代之后备受批评的小心 眼。在《*后的审判》 中,贪婪的人即使被打入地狱,也 把钱包系在脖子上。他将钱包奉为圣物,一直到死。富人要是小气的话,会让人大跌眼镜,好像他们想要 兼具所有的状态,既可以像富人一样挥霍,又能如穷人那 般节俭:来自加利福尼亚的保罗·格蒂(Paul Getty),是 一名靠石油发家的亿万富翁。他曾在伦敦的家中装了付费 电话,供客人使用;他从不会**个离开会场,免得要付 打车的费用。也有可能他只是想避免财富所带来的倦怠感,所以像事业刚起步的人一样做事,一个子儿一个子儿 地精打细算。吝啬做减法,像块浮冰漂在心中。吝啬的人 惊恐地意识到金钱从未真正地属于过自己,它捉摸不定, 转瞬即逝,所以他们才会锱铢必较。由此看来,弗洛伊德 做出的关于肛欲的隐喻是合理的。
然而,正如桑多尔·费 伦齐(Sándor Ferenczi)所说:“金钱只是经过除臭和脱水 处理后锃光瓦亮的粪便。”或者说,爱财揭示了粪便表象 下的死亡本能(诺尔曼·布朗[Norman Brown]),这个 观点稍许有些偏激。毕竟即便烘干粪便之后再擦亮,也得 不到一枚金币、1苏,更别说是1欧了。 挥霍者和阿巴贡的对立,就像是狂热的金钱和清醒的 金钱的对立。败家子从未停止通过无节制的、有形的花费 来强调自己对金钱漠视到了何种程度。任何一个节日、宴 会或是高消费都阻止不了他。当他把金钱乱扔的时候,他 期待着其他人向他投来敬畏的目光。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就 好铺张浪费,还去斥责一毛不拔的家伙。1984年3月11日, 塞尔日·甘斯布(Serge Gainsbourg)在电视上公开烧毁 了一张500法郎的纸币,以抗议税务部门的所作所为,与 法律抗衡,对金牛犊表示蔑视。挥霍者的大手大脚证明他 并不是要与自己所不屑的东西撇清关系。他的慷慨具有欺 骗性,牵扯进对财富的无休止的清算中。
正如亚里士多德已然认识到的,吝啬和挥霍是一块奖牌的不同两面。他将这两者与自由主义者对立开来,后者出于道德感和消遣的需要,很乐意在必要的时候花必要的 钱。当然,贵族和名人的大手笔无人能比。人们在吝啬和慷慨之间摇摆,会因为一笔不值一提的小钱斤斤计较,会不舍得为小东西花钱,但也会脑袋一热去赌博。和金钱建立起的*为合理的关系应是多样的,只要金钱看上去依然具备无穷的能力,这段关系就是我们对金钱进行揣测的总和。

金钱的智慧 作者简介

帕斯卡尔??布吕克内(Pascal Bruckner):1948年生,法国作家、文化批评家,曾任教于纽约大学、巴黎政治学院。著有《无辜的意图》(La Tentation de l’innocence,获得1995年美第奇散文奖)、《盗美贼》(Les Voleurs de beauté,获1997年雷诺多文学奖)、 《繁华的苦难》(Misère de la prospérité,获2002年最佳经济学著作奖)、 《对启示录的狂热》(Le Fanatisme de l’Apocalypse)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