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精)浅绛彩瓷品鉴

(精)浅绛彩瓷品鉴

作者:刘杨 著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读者评分:4.9分15条评论
本类榜单:收藏/鉴赏销量榜
中 图 价:¥137.2(4.9折) 定价  ¥2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精)浅绛彩瓷品鉴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9243899
  • 条形码:9787539243894 ; 978-7-5392-4389-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精)浅绛彩瓷品鉴 本书特色

大16开精装,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版1印
浅降彩瓷将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了瓷画的全新面貌。它的一大突破是在瓷画上题写作者名字,或题诗、署款兼备,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种创举
本书对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内的陶瓷浅绛彩作了考据,并对一些名家作品进行了介绍和整理
本书作者刘杨先生花了多年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和收集陶瓷浅绛彩的相关资料,把这段淡化和模糊了的近代陶瓷发展历史,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出来

友情提示:本书因年版久远,品相略旧,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浅绛彩瓷”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清代末年,瓷器生产日走下坡,绘瓷纹饰大多因循旧样,鲜有新意,千篇一律的龙凤纹、蕃莲纹或吉祥图案占了绝大多数,陶瓷艺人只能充当机械的描摹角色。19世纪以后,大多数民间日用瓷器设计笨拙、纹样简陋,难以称得上什么艺术价值。到20世纪初年,外国陶瓷产品又冲击市场,中国瓷业已是濒临绝境。“浅绛彩瓷”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孕育出来的。
晚清时期,以程门为代表的安徽新安派文人画家到景德镇来绘瓷,把文人画的表现技巧和审美诣趣带入了陶瓷艺术领域,在绘画艺术和陶瓷装饰艺术的边缘地带,开辟了一个新的艺术表现空间——陶瓷浅绛彩。这种陶瓷绘画和传统陶瓷装饰*本质的区别是:前者强调艺术家主体创作意识的张扬,后者则强调以器皿造型为基础的装饰形式。陶瓷绘画形式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陶瓷艺术的文化品位,因此,创立陶瓷浅绛彩的先贤们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功不可没。
“浅绛派”瓷绘艺人的出现,正是针对这个时期瓷绘艺术所作出的反思,他们开启了文人派“以画入瓷”的新思维,更逆转了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方向。浅绛彩瓷绘艺人及他们的成就对中国陶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并且,他们还是后期“珠山八友”瓷绘艺术流派出现的先导者。浅绛彩瓷画家的作品不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还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有些作品的艺术水准不亚于当时中国的诸多名画家。
本书作者刘杨先生花了多年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和收集陶瓷浅绛彩的相关资料,本书对这一批鲜为人知的瓷绘艺术家及他们的瓷绘作品进行了整理和评述,对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内的陶瓷浅绛彩作了考据,把我们认识中淡化和模糊了的一段近代陶瓷发展历史,全面系统地展现出来,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较系统的、极有价值的研究基础。这些研究深入而有见地,为中国近代陶瓷史的研究添上了新的一笔。

(精)浅绛彩瓷品鉴 内容简介

“浅绛彩瓷”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中国人使用笔墨于陶器表面上绘画纹样的历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为原始的陶瓷彩绘在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文化(约前5200年-前4800年)早期遗址中已出现,稍后的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年)及马家窑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所出土的彩陶更是不计其数,中国的绘瓷艺术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直到宋代,陶瓷的装饰纹样都是艺人“匠心独运”的设计成果,他们的作品在形制上是相当统一的,但在装饰纹样的细节上却干变万化,罕有雷同。例如马家窑文化出土的上万个彩陶罐、秦始皇陵出土的几千个兵马俑以及唐代墓葬出土的大量陶马,几乎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作品。到了元代,青花瓷的兴起加上大量外销瓷器的出现,陶瓷生产开始从“手工艺”模式转型至“流水作业”的模式,各道生产工序的分工已十分明确,从这个时代开始,陶瓷纹样渐趋公式化。至明代景德镇建立了御窑厂,陶瓷的造型及纹饰设计全由朝廷确定,陶工依样绘瓷,公式化倾向更加明显,因此陶瓷艺人便大大地失去了创作自由。

(精)浅绛彩瓷品鉴 目录

序一.论浅绛彩瓷器二.晚清浅绛彩瓷器1.晚清署名浅绛彩瓷品鉴2.晚清未署名浅绛彩瓷品鉴三.民国浅绛彩瓷器1.民国署名浅绛彩瓷品鉴2.民国未署名浅绛彩瓷品鉴四.浅绛彩瓷画人名录五.干支公元年号对照表六.跋七.后记
展开全部

(精)浅绛彩瓷品鉴 节选












商品评论(15条)
  • 主题:

    稍有瑕疵,瑕不掩瑜

    2023/5/7 22:55:14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绝版书,印刷不错,只是有些粘连

    2021/5/24 15:32:33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很好的新书

    2020/11/21 17:29:12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很好的新书

    2020/11/21 17:28:49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书的装帧很漂亮,厚实有质感,内容蛮详细,是美的

    2020/10/7 7:28:08
    读者:120***(购买过本书)
  • 主题:内容.。。。

    早期研究浅绛彩瓷的专著,虽然内容有点不足,但总体不错,入门的好资料。

    2020/9/22 17:18:50
    读者:lai***(购买过本书)
  • 主题:印刷装帧都棒棒的

    已经不是第一次返单了

    2020/9/15 10:39:37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浅绛彩瓷品鉴

    “浅绛彩瓷”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清代末年,瓷器生产日走下坡,绘瓷纹饰大多因循旧样,鲜有新意,千篇一律的龙凤纹、蕃莲纹或吉祥图案占了绝大多数,陶瓷艺人只能充当机械的描摹角色。19世纪以后,大多数民间日用瓷器设计笨拙、纹样简陋,难以称得上什么艺术价值。到20世纪初年,外国陶瓷产品又冲击市场,中国瓷业已是濒临绝境。“浅绛彩瓷”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孕育出来的。

    2020/7/29 15:52:01
    读者:ker***(购买过本书)
  • 主题:

    打完折真的便宜啦

    2020/7/4 9:33:10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好书,很快就缺货了

    2020/6/17 8:57:05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