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

作者:冼青华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0-01
开本: 24cm 页数: 189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6.5(7.6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 版权信息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出发,在阐述失地农民产生的背景和比较分析各国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评价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措施存在的不足。*后对构建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框架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提出了建议。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出发,在阐述失地农民产生的背景和比较分析各国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评价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措施存在的不足。*后对构建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框架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提出了建议。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 目录

0.导论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0.2.1 国外文献研究 0.2.2 国内文献研究 0.2.3 对现有文献研究的评述 0.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0.3.1 研究方法 0.3.2 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0.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0.4.1 可能的创新 0.4.2 存在的不足1.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 1.1 土地的功能及其对农民的意义 1.1.1 土地的功能 1.1.2 土地对农民的意义 1.2 失地农民相关概念及其比较 1.2.1 失地农民的界定 1.2.2 失地农民与农民、农民工的比较 1.3 养老风险及养老保险概述 1.3.1 养老风险的内涵 1.3.2 养老保险概述 1.4 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 1.4.1 养老保险的经济学理论 1.4.2 土地的地租理论与土地权益理论 1.4.3 关于政府与市场的理论 1.4.4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发展的思想2.失地农民产生的背景及其安置政策的国际比较 2.1 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征用政策的演变 2.1.1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及特征 2.1.2 中国土地征用政策的演变 2.2 中国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演变 2.2.1 招工安置:户口农转非并安排就业 2.2.2 货币安置:一次性货币补偿 2.2.3 留地安置:集体组织开发 2.2.4 土地入股:保留土地产权 2.2.5 土地换保障:社会保险或者商业保险与协助再就业 2.3 国外失地农民的产生及安置政策分析 2.3.1 国外失地农民的产生及其转移 2.3.2 国外征地补偿与失地农民安置政策分析 2.4 中外失地农民产生原因及安置政策的差异 2.4.1 中外失地农民产生原因的差异 2.4.2 中外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差异 2.5 国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经验及启示 2.5.1 国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经验 2.5.2 国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给我国的启示3.中国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及现行的养老保险措施 3.1 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特殊性 3.1.1 农民失地后总体生活水平下降导致抗风险能力减弱 3.1.2 传统的养老保障功能迅速弱化 3.1.3 人口老龄化增加失地农民老年生活风险 3.2 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缺乏法律依据 3.2.2 征地过程中政府职责的错位直接侵害失地农民的权益 3.2.3 城乡养老保险的二元结构导致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不充分 3.3 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措施及评价 3.3.1 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措施 3.3.2 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的不足4.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设计 4.1 构建中国特色的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 4.1.1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特殊性 4.1.2 政府职责的体现 4.1.3 不同养老保险需求的满足 4.1.4 风险共担的实现 4.1.5 商业保险优势的发挥 4.1.6 非经济因素的考量 4.2 构建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可行性 4.2.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运行条件 4.2.2 专业年金及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社会条件及技术条件 4.2.3 保险基金筹集的条件 4.3 构建失地农民三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4.3.1 构建三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4.3.2 **层次: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 4.3.3 第二层次:强制性的专业年金 4.3.4 第三层次:个人自愿性储蓄养老保险 4.4 明确养老保险体系各层次中政府的职责与市场定位 4.4.1 政府职责 4.4.2 市场定位5.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对策建议 5.1 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 5.1.1 统一组织与管理 5.1.2 筹资渠道的多元化 5.1.3 采用多样化的缴费方式 5.2 确定合理的保障水平 5.2.1 确定合理的收入替代率 5.2.2 确定合理的缴费水平及养老金给付方式 5.3 多层次体系中各层次的协调发展 5.4 强化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 5.4.1 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运营需要引入市场化机制 5.4.2 建立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运营监管制度 5.5 拓展商业性养老保险市场 5.5.1 商业保险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 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5.2 商业性养老保险发展潜力巨大 5.5.3 拓展商业性养老保险市场的途径6.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的配套措施 6.1 改革与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6.1.1 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和重新确定土地产权归属 6.1.2 建立公平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6.2 采用多元化的安置方式 6.2.1 优先农业生产安置 6.2.2 土地入股安置:集体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6.2.3 换地安置:中西部小城镇的周边地区 6.2.4 留地安置:城市近郊 6.3 强化就业服务扶持 6.3.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6.3.2 加强就业培训服务和就业指导 6.3.3 建立就业信息网络,提供就业信息 6.3.4 拓展非农就业空间 6.4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相关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6.4.1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 衔接的基本思路 6.4.2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 保险制度的衔接 6.4.3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6.5 鼓励家庭养老以及提供非缴费性的养老保险 6.5.1 鼓励家庭养老 6.5.2 提供非缴费性的养老保险7.结论及展望 7.1 本书的基本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

冼青华,经济学博士,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保险理论与保险政策,社会保险,农村社会保障等。参加和主持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在《学术论坛》、《经济日报》、《金融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