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现代性研究译丛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

现代性研究译丛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03-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85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6.0(3.8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现代性研究译丛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 版权信息

现代性研究译丛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 本书特色

本书在分别讨论了黑格尔和海德格尔这两位思想家之后,接着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别,并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虚构了他们的相互批判。如果我们想在一个*为广阔的背景域中,利用普通的策略来定位这些无法用现代术语来加以描述的现代二分法和两难困境,那么,这种研究在给我们以某些提示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必须避免哪些陷阱。

现代性研究译丛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 内容简介

  不仅对于学者来说,而且对于普通公众来说,现代性都是十令人困惑的概念,因为它似乎要求人们在压迫性的传统和空虚的、无根基的自自之间作出抉择。为了寻求对现代性的更为宽广的理解,《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首先考察了韦伯的观点,然后详尽解读了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后试着让黑格尔和海德格尔这两位思想家对话。作者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是可能的,这种生活是自由的,但仍植根子共享的背景之中。

现代性研究译丛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序言

**章 现代世界
传统同一性与现代同一性
现代性素描
马克斯·韦伯
形式合理性
现代性的其他标志

第二章 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批判
市民社会
交互性确认
市民社会的自由和新颖性
对市民社会的批评

第三章 黑格尔的逻辑学及其运动
逻辑学的必要性
逻辑学之所为
逻辑学之所不为
螺旋状运动
中介与设定
运动事例之一:形式与内容
黑格尔的论证模式
其他螺旋运动

第四章 现代性范畴
现代性范畴
概念:普遍、特殊、个别
从直接普遍性到形式普遍性
超越市民社会的范畴
客观内容
克服现代形式主义

第五章 黑格尔逻辑学的运用
黑格尔与有限性
逻辑学事业的成功
如何“运用”黑格尔的逻辑学?
黑格尔真的在建构先验哲学吗?
先验哲学与实在

第六章 市民社会与国家
客观内容与自由
自由与风俗
关于国家的三段论
市民社会的自我超越
黑格尔式的国家的成功

第七章 海德格尔与现代世界
无家可归的世界
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特征的刻画
与事物的现代遭遇
对事物存在的各种理解
前概念性理解
理解的空间
现代性与主观性
现代性与技术

第八章 适当安置现代性
现代时代的特许地位
供认与克服
居有(appropriation)
开放空间
相互需要
本成事件的沉默
本成事件的有限性
本成事件的先在性
作为先验思想家的海德格尔

第九章 现代世界中的生活

为遥远的未来作准备
四重整体
政治与社会后果

第十章 黑格尔与海德格尔
类似与差别
关键问题
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批判
黑格尔对海德格尔的批判
东西方之间的关系

第十一章 进一步的探讨
深层条件与历史
辩证法与现象学
对多样性的思考
自我的统一性
多种多样的方法
再论形式和内容
关注差异

第十二章 对现代世界的重新审视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现代性与传统
重新思考现代世界
生活在我们的世界中注释

参考书目
正文中引用到的黑格尔著作
正文中引用到的海德格尔著作
普通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现代性研究译丛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 节选

  《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  把黑格尔说成一个现代时代的批判者也许会显得很奇怪。他的哲学意图是赞美与完善现代性,而不是拒斥它。然而,对于黑格尔来说,完善某一事物就是指消除它在*初所表现出来的片面性和抽象性。现代性也不例外。  误导我们的也许是黑格尔的腔调。他并不是一个异化的批判家,而在我们的通常理解中,伟大的批判家必定是异化于他的社会的。黑格尔赞同他所看到的东西,将其称为文化和社会的普遍方向。他热情地支持他所理解的现代时代的重要进展。“主体的特殊性的权力,他的满足权,或者换句话说,主体自由的权力,是划分-古代和现代的转折点和中心点”(《法哲学》,第124节附释①)。对于黑格尔来说,那些造就现代时代的革命性变化将个人从社会和传统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个人已变成了共同体中的一个真实的力量;单个人可以直接同上帝发生关联,不必通过某一教会体系;特殊事物的可感世界在科学中也获得了某种地位,这就使人类活动可以有力地抵制自然的力量。这些革命标志着,在将人类的主体自由从实质性共同体的奴役下,或者从自然的野蛮的给定性下解放出来这一任务中,人类取得了一些*为关键的进展。  另一方面,这些革命的后果仍是用一些对立的术语来表述的:个人对共同体、人类对自然、内在世界对外部世界。这就意味着,对黑格尔来说,它们不可能是*后的定论;必然还存在着进一步的发展,从而统一和对立都可以得到体现。  法国大革命期间,黑格尔还是一个青年。在他及其朋友看来,德国是一个固步自封的国家,它被分割成了一些带着不合理制度的不合时宜的王国,与此相对照,黑格尔认为法国的那些新事件带来了决定性的历史转折。主观性和个体性原则已变成了政治领域的运作原则。黑格尔及其朋友为大革命种植了一棵自由树,而且即使在其晚年“保守”时期,他也赞颂过路德的“不朽功勋”和宗教改革所高举的那面“自由精神大旗”(参见里特尔,1982,第52页)。黑格尔每年都会在巴士底风暴的周年庆典上开怀畅饮,而且他断言:“现在及未来的所有法律和政治秩序都必须以大革命的普遍自由原则为前提,并继续前进”(里特尔,1982,第182页)。  认识到黑格尔对造就现代时代的那些政治的和思想的变化抱着怎样的热情,而且他赋予了它们以何种决定性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否则,他对它们的批判和调解努力看起来就像是一剂形而上学的解毒药了。黑格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奠基人的形象仍存在,虽然它已受到了驳斥。  ……

现代性研究译丛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 作者简介

  大卫·库尔珀(David Kolb),美国缅因州贝茨学院教授。著有《后现代诡辩》、《迷宫中的苏格拉底》、《哲学、建筑与传统》等。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