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四重证据法研究

四重证据法研究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03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3.0(7.8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四重证据法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9138986
  • 条形码:9787309138986 ; 978-7-309-1389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四重证据法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突出论述文学人类学一派倡导的新方法论四重证据法。作为文学人类学者自我超越的新方法论尝试,四重证据法在多年研究实践中取得进展。四重证据法的界定是:“一重证据指传世文献。二重证据指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包括王国维当年研究的甲骨文、金文和后来出土的大批竹简帛书。三重证据指民俗学、民族学所提供的相关参照材料,包括口传的神话传说,活态的民俗礼仪等。四重证据则专指考古发掘的或传世的远古实物及图像。”综合利用多学科资料的优势是,用文化文本的概念来统合四重证据。*、二重证据为文字文本,第三重证据主要是口传文本和活态文化传承,第四重证据则是非文字非语言材料构成的文化文本。四重证据的结合,构成“物象-语言-文字”这样整体性的人类生活世界,搭建起从语言学到现象学的认知桥梁。书中的五个案例,从鸮神到熊图腾(黄帝有熊氏),以及汉代器物上表现的天熊神话观。用新出土的石家河文化双人首蛇身珥蛇形玉玦的图像,解读《山海经》的珥蛇神话之谜。这表明四重证据法能够有效面对新材料,逐步展开立体释古的文化文本重建工作,给人文研究传统带来推陈出新的实际效用。

四重证据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突出论述文学人类学一派倡导的新方法论四重证据法。作为文学人类学者自我超越的新方法论尝试,四重证据法在多年研究实践中取得进展。四重证据法的界定是:“一重证据指传世文献。二重证据指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包括王国维当年研究的甲骨文、金文和后来出土的大批竹简帛书。三重证据指民俗学、民族学所提供的相关参照材料,包括口传的神话传说,活态的民俗礼仪等。四重证据则专指考古发掘的或传世的远古实物及图像。”综合利用多学科资料的优势是,用文化文本的概念来统合四重证据。**、二重证据为文字文本,第三重证据主要是口传文本和活态文化传承,第四重证据则是非文字非语言材料构成的文化文本。四重证据的结合,构成“物象-语言-文字”这样整体性的人类生活世界,搭建起从语言学到现象学的认知桥梁。书中的五个案例,从鸮神到熊图腾(黄帝有熊氏),以及汉代器物上表现的天熊神话观。用新出土的石家河文化双人首蛇身珥蛇形玉玦的图像,解读《山海经》的珥蛇神话之谜。这表明四重证据法能够有效面对新材料,逐步展开立体释古的文化文本重建工作,给人文研究传统带来推陈出新的实际效用。

四重证据法研究 目录

上编 理论篇 **章 四重证据法的学术沿革 **节 证据溯源 第二节 从二重证据法到三重证据法 第三节 四重证据法的早期探索 第四节 四重证据法的当代演变 第二章 第四重证据的学理研究 **节 考古学证据:物质文化的实证与直观 第二节 图像证史的视觉说服力 第三章 四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 **节 “从史料出发”到“问答逻辑” 第二节 证据间性与立体释古 第三节 在科学实证与人文阐释之间 第四节 重建大传统重讲中国故事 下编 实践篇 第四章 从比较图像学看猫头鹰的文化象征 **节 “图像人类学”或“比较图像学”的方法 第二节 视觉符号对猫头鹰的文化建构 第三节 语言符号对猫头鹰的文化建构 第四节 《鹏鸟赋》的文化误读 第五节 猫头鹰的比较神话学解读 第六节 从三重证据到四重证据:文化解读的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一论证据间性:西汉窦氏墓玉组佩 **节 四重证据法的证据间性 第二节 以证据间性考证西汉窦氏墓玉组佩 第三节 证据间性的推理范式 第六章 再论证据间性:巢湖汉墓玉环与楚族熊图腾 **节 天熊再现的罕见玉器 第二节 天熊:汉代神话图像中保留的楚族图腾 第三节 从证据间性看天熊:从玉环玉璧到铜牌铜仪仗顶 第七章 三论证据间性:汉代的天熊神话再钩沉 **节 镇原县出土的汉代鹗与熊 第二节 清水县出土的天熊博山炉 第八章 证据链与大传统:《山海经》珥蛇之谜解读 **节 新发现的史前玉蛇耳坠与蛇形玉块 第二节 关于石家河出土玉器的命名 第三节 双人首连体蛇身并珥蛇形玉块 第四节 龙蛇神话的史前原型与功能 第五节 《山海经》“珥蛇”神话解 第六节 青与黄:《山海经》珥蛇与出土玉块之色 第七节 四重证据的证据链与大传统新知识观 第九章 “虹”文化意象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节 突破“蝃蝀在东,莫之敢指”的文字遮蔽 第二节 甲骨文“□(特殊字符)”符号的神话意象再释读 第三节 重拾多民族失落的“虹”记忆 第四节 “虹”的原型再现一玉璜叙事 第十章 四重证据法论中国医学文化与“熊崇拜” **节 经典文献中的“有熊氏” 第二节 楚地材料中的熊与帝王 第三节 “熊经鸟伸”与拟熊仪式 第四节 出土文物中的“圣熊” 第十一章 四重证据法解析东汉政治与星占 **节 从传世文献看“汉重日食” 第二节 出土文献中的汉代日占 第三节 日食与东汉禳灾之礼 第四节 星占与灾祥观念 第十二章 四重证据法探源玉文化 **节 三星堆、金沙玉源初探 第二节 四重证据法考证雁门玉路 第十三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编写说明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