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17年中国健康城市研究报告

2017年中国健康城市研究报告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3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8.3(6.6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17年中国健康城市研究报告 版权信息

2017年中国健康城市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合作编制了《2017年中国健康城市研究报告》,提供了4个直辖市和其他129个城市的数据。这份报告围绕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和健康人群五大领域,将所研究的城市按照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的类别划分,提炼出了“中国健康城市指数”评价体系,从健康设施、健康环境、健康保障3个维度和25条评价指标,评价133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的健康指数水平。

2017年中国健康城市研究报告 目录

导论 一健康城市和中国健康城市建设 (一)健康的定义 (二)全球健康城市建设和新进展 (三)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历程 (四)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 二新时代中国健康城市的五个维度 (一)新时代健康城市的新理念 (二)“健康城市”的五个维度 三2016年与2017年《中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报告》简析 (一)凸显了新时代健康城市建设的新理念 (二)研究报告的城市样本扩大,分析更加深刻 (三)两年《健康城市发展研究报告》核心指标的重点分析 (四)省会城市福州、武汉的重点分析 四新时代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对策和举措 (一)提升城市爱卫会协调能力,强化规划带动落实 (二)深化医改,建立中国城市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三)进一步健全全民医疗保障和服务体系 (四)继续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五)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 (六)支持推动医药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健康服务业 **章 中国健康城市综合指数 一进入新时代,研究中国健康城市指数的新背景 (一)国家对“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更加重视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硕果 (三)城市建设面临考验 二 中国直辖市健康城市建设总体水平 (一)直辖市健康城市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 (二)4个直辖市健康城市指数得分排序 (三)4个直辖市健康城市指数同比排名 (四)4个直辖市健康城市指数综合分析 三 中国129个城市健康指数排名与综合分析 (一)129个城市健康城市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 (二)129个城市健康综合指数得分排名 (三)129个城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得分综合分析 四 26个省会城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比较分析 (一)26个省会城市健康指数得分排名 (二)省会城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综合分析 五5个计划单列市的健康城市综合指数比较分析 (一)计划单列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得分排名 (二)计划单列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综合分析 六98个地级市的健康城市指数比较分析 (一)98个地级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得分排名 (二)98个地级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综合分析 七福州: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宜居城市 (一)福州健康城市综合指数得分和基本概况 (二)福州健康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三)福州健康城市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章 中国健康城市服务指数 —4个直辖市健康服务指数排名得分与核心指标综合分析 (一)4个直辖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排名 (二)4个直辖市健康服务指数核心指标综合分析 二中国城市健康服务指数比较分析 (一)中国城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 (二)中国城市健康服务指数分析 三26个省会城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排名与综合分析 (一)26个省会城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与排名 (二)26个省会城市健康服务指数综合分析 四 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服务指数比较分析 (一)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与排名 (二)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服务指数综合分析 五98个地级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与综合分析 (一)98个地级市健康服务得分与排名 (二)98个地级市健康服务指数综合分析 六“世界长寿之都”南通的健康城市建设 (一)基本概况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三)“世界长寿之都”的未来展望 第三章 中国健康城市环境指数 一直辖市健康环境核心指标分析 (一)4个直辖市健康环境综合指数得分与同比 (二)4个直辖市健康环境核心指标同比图表与分析 二 中国129个城市健康环境指数排名得分及排序 三26个省会城市健康环境指数排名与综合分析 (一)26个省会城市健康环境指数得分排序 (二)26个省会城市健康环境指数综合分析 四 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环境指数排名与综合分析 (一)5个计划单列市环境指数得分排序 (二)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五98个地级市健康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一)98个地级市健康环境得分综合排名 (二)98个地级市健康环境指数综合分析 (三)前五位地级市健康环境指标比较 六深圳:蓝天花海的绿色国际宜居城市 (一)基本概况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三)未来深圳健康城市建设展望 第四章 中国健康城市保障指数 —4个直辖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与核心指标比较分析 (一)4个直辖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二)4个直辖市健康保障核心指标同比图表和综合分析 二中国城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一)中国城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二)中国城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三26个省会城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名与综合分析 (一)26个省会城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与排名 (二)26个省会城市健康服务指数综合分析 四5个计划单列市的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一)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名 (二)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比较分析 五98个地级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一)98个地级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名 (二)98个地级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比较分析 六 中国129个城市健康保障核心指标比较 (一)公共财政中医疗卫生支出预算支出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吐 (三)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六)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七)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九)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七 广州市健全养老保险体系的经验和启示 (--)广州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二)广州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附录I 2017年健康城市指数框架结构 附录Ⅱ 2017年健康城市指数原始数据 附表Ⅱ一l健康服务 附录Ⅱ一2健康环境 附录Ⅱ一3健康保障(1) 附录Ⅱ一3健康保障(2) 附录Ⅱ一42015年城市人口数 附录Ⅲ 健康城市指数主要指标解释 附录Ⅳ 健康城市指数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2017年中国健康城市研究报告 作者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2004年12月被批准成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为上海市属高校中*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全国地方高校中为数不多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自成立以来,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形成了当代都市文化研究、国际都市文化比较研究、都市文化史研究三个主攻方向,具有鲜明的特色。共有各类研究人员60余人,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是目前国内都市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迄今为止,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50余项,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近百部。  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的前身是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华夏院”)。华夏院成立于1994年,是上海市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曾聘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担任名誉院长,聘请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于光远担任顾问。原民进中央副主席邓伟志教授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社会学家鲍宗豪教授任院长。华夏院坚持“小机构、大网络”的发展思路,现聘请专职研究人员25人,同时聘请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市70余名中青年学者任华夏院特约研究员,聚集了一批社会科学领域的精英。华夏院下设四个研究中心:社会现代化研究中心、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城市文明与评估研究中心、可持续城镇化研究中心。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