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

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

作者:龚云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38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42.6(7.2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 版权信息

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中国近代史研究继承了传统中国史学为政治服务的传统。从其一开始产生,就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历史科学,而且深受当时中国政治语境的影响和制约,占主导地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被纳入当时主流意识形态中,为当时的统治合法性提供历史证明的工具。本书在占有大量史料基础上,从学术与政治关系的角度,采用宏观考察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文本分析法,考察了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通过将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体系形成、发展的学术政治史考察,总结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与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关系的经验教训,为21世纪正确处理中国近代史研究与中国政治关系提供历史借鉴,促进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发展。

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占有大量学术资料的基础上,从学术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考察了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勾勒了20世纪中国近代政治推动中国近代史学科的产生、发展、定型的历史,条分缕析地分析了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过程中各种话语代表性人物的政治取向和反映这一取向的近代史论著。

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 目录

引言1 **章中国近代史学科产生的政治前提与学术渊源20 **节中国近代史学科产生的政治前提21 第二节中国近代史学科产生的学术渊源30 第二章20世纪初—3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萌生40 **节20世纪初—3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40 第二节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萌生45 第三章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50 **节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政治51 第二节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60 第四章20世纪50—6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175 **节20世纪50—60年代初的中国政治175 第二节20世纪50—60年代中国近代史学科的 发展185 第五章20世纪70年代末—世纪末的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繁荣232 **节20世纪70年代末—世纪末的中国政治233 第二节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完善237 第三节中国近代史新学科体系探索中的争鸣269 第四节探索中国近代史新学科体系中的歧路——以《告别革命——回望20世纪中国》为例310 第五节现代化视角介入中国近代史研究——以《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为例324 结束语348 参考书目362 后记369
展开全部

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 作者简介

龚云:1971年9月出生,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和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太平天国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马工程重大课题首席专家。长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独立出版6本著作,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求是》、《党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红旗文稿》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合著的《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合著的《中国道路》入选2013年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获中组b重大课题调研成果二等奖,中国社科院信息对策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和三等奖5次。多次承担中办、中宣部、中组b、中纪委、国务院新闻办、财政部等中央部门交办课题。撰写的内部报告3次获习近平总书记批示,4次获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1次获国务委员批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