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公平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公平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作者:郭心毅著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4.4(6.8折) 定价  ¥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公平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版权信息

公平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郭心毅*的这本《公平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从企业普通劳动者的视角出发,在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博弈实验的*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个体具有公平偏好思想作为研究基点,探讨劳动者与企业形成合作互惠关系的机理。并运用组织公平理论,系统地分析我国西部企业普通劳动者的公平性特征,组织公平对劳动者行为的影响,并探索西部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公平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自此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的提出,使得和谐社会构建成为我们党和国家为之奋斗的纲领。  和谐劳动关系理论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关系基础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格局,劳动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场化劳动关系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劳动争议调处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在探索中前进,劳动关系状况从总体上讲是稳定协调的。但是,由于劳动关系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复杂化,适应市场化劳动关系的调节机制和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劳动关系双方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强资本、弱劳工现象日益明显,劳资矛盾日益激化,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凸显,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劳动关系矛盾的激化成为可能,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建立稳定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不仅关系着企业和职工利益的共同发展、劳动者和建设者的和谐共赢,而且关系着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关系稳定和社会发展平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劳动关系,而企业又是劳动关系的主要载体。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均有独立的利益,双方的利益既有一致性,也存在着矛盾。就我国企业劳动关系而言,总体上来讲是和谐的,但的确也存在着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和矛盾。例如,很多企业不能正确地处理劳动关系,他们过多地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他们违法地侵犯了员工的劳动报酬权,随意克扣和拖欠职工工资;侵犯了员工的休息休假权,任意加班加点;侵犯了安全卫生劳动保护权,拒不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频频出现工伤事故,损害了员工的健康;侵犯了员工技能培训的权利,不为员工提供提高技能培训的条件,影响了员工业务技能的提高;侵犯了员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抑制和阻扰员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活动;拒绝职工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消极地对待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侵犯员工参加平等协商的权利,不肯建立平等协商制度和签订集体合同等。这一系列的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增加了劳资冲突。近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以30%到40%的速度上涨,正说明了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着不协调。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正确处理劳动关系。  为此,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和分析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也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其中,*引起关注的是关于公平与互惠的观点,企业给予员工人性化的管理,尊重每个员工,形成公平正义的环境、诚信友爱的氛围,*终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终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然而,对于劳动关系中*重要的主体——劳动者而言,怎样才是公平的?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对公平的看待?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回答,但却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学者文库·管理:公平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从企业普通劳动者的视角出发,在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博弈实验的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个体具有公平偏好思想作为研究基点,探讨劳动者与企业形成合作互惠关系的机理。并运用组织公平理论,系统地分析我国企业普通劳动者的公平性特征,组织公平对劳动者行为的影响,并探索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公平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目录

1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1.3.1 主要研究内容1.3.2 结构安排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4.1 研究方法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及研究进展述评2.1 劳动关系的内涵与演进2.1.1 劳动关系的内涵2.1.2 西方劳动关系理论的演进2.1.3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进展2.2 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2.2.1 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2.2.2 和谐劳动关系的特征2.2.3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思考2.3 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现状2.4 基于公平互惠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新探索2.4.1 行为经济学的公平互惠理论2.4.2 公平互惠理论与和谐劳动关系 3 劳动关系主体的互惠性行为研究3.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公平3.1.1 现有委托—代理模型的可扩展性3.1.2 自利偏好下的委托—代理模型3.1.3 考虑物质效用的委托—代理模型3.1.4 考虑物质效用和公平动机的委托一代理模型3.2 基于博弈模型的程序公平3.2.1 公平合作博弈模型的构建3.2.2 工会在维护企业公平中的作用3.3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和谐劳动关系3.3.1 模仿者动态模型3.3.2 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 4 企业劳动关系及员工公平特征分析4.1 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分析4.2 企业员工公平参考对象的选择4.2.1 参考对象选择的特点及影响因素4.2.2 研究方法和路径4.2.3 企业员工公平参考对象选择特征分析4.3 企业员工公平敏感性的测量4.3.1 公平敏感性的内涵及影响4.3.2 研究方法4.3.3 分析结果4.4 企业员工公平敏感性对行为结果的调节作用4.4.1 研究假设4.4.2 测量项目4.4.3 结果与讨论 5 企业员工组织公平维度的效度分析5.1 组织公平维度研究回顾5.1.1 组织公平的内涵与结构5.1.2 关于组织公平的维度之争5.2 企业员工的组织公平维度量表设计5.3 企业员工组织公平现状分析5.4 企业员工组织公平维度的结构效度分析5.4.1 研究假设5.4.2 结果变量5.4.3 结果与讨论 6 组织公平对企业员工行为态度影响分析6.1 组织公平对中西方企业员工职责内行为影响的对比分析6.1.1 研究假设6.1.2 研究方法6.1.3 结果与讨论6.2 组织公平对企业员工职责内行为的影响6.2.1 研究假设6.2.2 研究方法6.2.3 结果与讨论6.3 组织公平对企业员工职责外行为的影响6.3.1 研究假设6.3.2 研究方法6.3.3 结果与讨论 7 组织公平问题的扩展性分析研究:以某国有企业为例7.1 效果变量对应的组织公平主效应因素分析7.1.1 研究假设7.1.2 实验过程7.1.3 结果与讨论7.2 管理行为对组织公平及员工行为的影响分析7.2.1 研究假设7.2.2 研究方法7.2.3 结果与讨论7.3 竞争性激励对员工公平感及行为影响的验证性分析7.3.1 研究假设7.3.2 模型构建及变量指标选择7.3.3 结果与讨论7.4 企业员工组织公平感问题解析7.4.1 研究对象企业的基本概况7.4.2 企业员工组织公平感及成因分析7.4.3 改进措施及实施效果 8 基于公平理论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8.1 公平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时应把握的原则8.2 构建公平互惠的企业内部机制,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发展8.2.1 推进公平的企业薪酬激励8.2.2 完善公平的企业组织制度8.2.3 搭建促进公平的企业平台8.3 健全保障公平的运行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