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生命的解码:墓志铭

生命的解码:墓志铭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1-01
开本: 24cm 页数: 228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15.7(4.4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31.3(8.7折)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生命的解码:墓志铭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4538480
  • 条形码:9787544538480 ; 978-7-5445-3848-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生命的解码:墓志铭 本书特色

李阳著的《生命的解码(墓志铭)/西方社会文化生活丛书》是研究西方墓志铭的一本专著,作者通过厘清反映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一扇窗口——西方墓志铭的历史发展脉络,对墓志铭进行解读和阐释,进而破译西方人对生命理解的密码,体悟西方人对生命的态度,探索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生命的解码:墓志铭 内容简介

  墓志铭不仅记录死者的身份,留下关于他的回忆,有时候也是其性格的真实写照。爱幽默的人写“天哪,一分钟前他还好好的”,好调侃的人告诫“请勿轻易尝试,这是全新的睡眠方式”。墓志铭可以看出他的人缘:“如果一个人一生有很多朋友算是成功的话,那么我想我很成功。”著名的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墓志铭是“我与世界有过一次情人的争执”,足以表现诗人浪漫的天性和多姿多彩的想象力。

生命的解码:墓志铭 目录

**章 墓志铭也有历史
**节 古典时代的墓志铭与人们对死亡的探索
第二节 中世纪的墓志铭与虔诚的宗教信仰
第三节 15世纪以来的墓志铭与人文主义情怀的发展
第四节 追寻墓志铭的历史足迹

第二章 典型墓志铭
**节 传记式墓志铭
第二节 诗歌式墓志铭
第三节 缅怀式墓志铭
第四节 劝勉式墓志铭

第三章 非典型墓志铭
**节 你猜不透的谜语墓志铭
第二节 对话墓志铭
第三节 写给爱宠的墓志铭
第四节 图形墓志铭
第五节 自撰墓志铭

第四章 风趣墓志铭集
**节 双关语:换个写法让铭文更有趣
第二节 我们都想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第三节 别在我的墓碑前拉长个脸
第四节 死神似无意,离合总关情
第五节 墓志铭趣闻

结语 解码灵魂的生命诗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生命的解码:墓志铭 节选

  《西方文化元素丛书 生命的解码:墓志铭》: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拜祖先、祭奠先人的传统,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为先人树碑立传,刻石铭记。散文体的叫“志”,韵文体的叫“铭”。无论是“志”还是“铭”,都被镌刻在墓地中间的一块石碑上。“志”通常包括死者的姓氏、世系、官阶、事迹、生卒年月。“铭”则多为抒发纪念之情的韵文。后来,志和铭合而为一,墓志末尾通常会加上赞颂死者的铭辞(多用四言),因此被称为墓志铭,并成为一种常见文体。我国的墓志铭文化源远流长,对后世的社会风尚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时期的墓志铭文十分流行,常常被作为学习碑刻书法的典范。另外,蔡邕的《陈太丘碑文》和《郭有道碑文》、韩愈为柳宗元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也都是著名的墓志铭文。  与中国墓志铭文化相似,西方墓志铭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根据古希腊神话,底比斯的诗人利诺斯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诗人,但是他创作的“利诺斯歌”——哀悼的歌——却不幸得罪了高傲自负的太阳神阿波罗,因而被太阳神杀死。为了纪念利诺斯,人们写下了被称为“欧里娜”的诗歌。欧里娜源于希腊语epitaphian,即“刻在墓碑上的文字”的意思。英文的“墓志铭”(epitaph)亦由此而来。与中国墓志铭风格较多拘谨、严肃不同,西万墓志铭呈现人类理解生命与死亡的另一番风景。由于中国人强调“死生事大”,讲究立言、立德、立行,因此在撰写墓志铭这一传统大事上自然不敢“造次”,不仅篇幅长,而且还要有深度。但是西方人的死亡观则表现得更为多元,他们从对死亡的好奇、恐惧,直到崇拜、自豪,再到理性的认识和思考,贯穿了整部西方历史。在不同时期,死亡也展现出了不同的形象。它或是“一次淡定的回归”,或是“一段愉悦的旅程”,或是“一次华丽的蜕变”,或是“一场与上帝的邂逅”l。如此丰富的死亡认识也塑造了西方多姿多彩的墓志铭文化,成就了许许多多值得品读的墓志铭,读来轻松有趣,全无阴沉压抑之感。乔弗里.N.怀特(Geoffrey N.Wright)在《发现墓志铭》(Discovering Epitaphs)一书中写道:“随便挑出几篇墓志铭,都好像是投射在我们祖先生活习惯和态度上的光芒,不仅照亮了他们的性格,也反映了他们所生活的年代。”  谭兆秋在《名人墓志铭趣闻》中指出,“墓志铭,作为一种古老至今乃至将来仍具有巨大活力的文体,其本身是有着深层的民俗和文化传统的内涵的。它不仅有着其独特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也是研究名人的生平及其贡献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墓碑就像是一本忠实的史书”2。正如我们的后代会在数百年后从我们的墓碑、墓地和墓志铭中体会我们的故事一样,我们也从先辈的墓葬文化中揣摩到很多来自遥远过去的历史。如果说墓地和墓碑是沉默的,那么墓志铭就承担起了与我们交流和沟通的工作。一篇篇鲜活形象的墓志铭就好像一幅幅人生百态的画卷,为我们娓娓道来属于他们的故事。  那么,墓志铭真的有历史吗?  ……

生命的解码:墓志铭 作者简介

  陈晓律,1951年生,四川新都人。师从英国史专家蒋孟引教授,1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史学科学术带头人,南京大学欧洲中心主任,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世界史学会会长,中国英国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世界近现代史、英国史和英国现代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项目近十项,著有《英国文化模式溯源》《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多部,曾获教育部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

    墓碑是人生最后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现在那种只能填名字的大石块好没意思

    2023/9/26 21:16:17
    读者:hla***(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墓志铭应该成为历史的东西,因为后来的火葬、公墓,使这种特殊的铭志体成为文物

    2021/11/23 12:31:13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