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

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3-01-01
所属丛书: 启明文丛
开本: 大16开 页数: 352
读者评分:4.9分9条评论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0.9(5.5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42248
  • 条形码:9787108042248 ; 978-7-108-0422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 内容简介

  过去中国文人做学问的路子,从经典解读到文献求证,依赖的本钱都是文献的丰富,学者家中的孤本、善本,就像银行家的钱袋子,那是学问比拼的本钱,现在虽然很难仅仅依靠文献取胜,但对文献的掌握和熟悉,仍像雕刻家对刻刀和材料的熟悉,是手艺活的基础。   社会学所研究、关注并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学问,实际上就是关于日常生活基层结构变化规则的知识。这种知识除了来自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分析综合,别无他途。   从“中国经验”出发,我们才能真实地了解中国发展中诸多社会风险的临界点在哪里,这些临界点单凭既有的规则是推论不出来的,不顾前提条件和约束单从原则推论出的结论往往会是虚假的。

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 目录


西学东渐篇
西方社会的“官僚病”
科学的“思辨”与新的理性
法国学院派寨主雷蒙·阿隆
关于女性的观念变革
未来并非总是美好
共和国真义考
微型权力专家:福柯
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整体观时代的到来
隐喻的思维魔力
法国当代社会学四大流派
分立抗衡的两大学派:布迪厄和图海纳
走出布迪厄主义的博尔坦斯基
经济社会学思潮和罗桑瓦龙
新一代学者的崛起
风险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风险
东方现代化命题

小题大做篇
路径依赖·知识生产·社会技术
大陆新娘·女权·三寸金莲
买者定价、社会嵌入及其他
台湾村落走访随笔
中国大葱与日本电器
厕所革命与社会变迁
全球化和汽车左行的制度
中国视角看日本

书里书外篇
学术闲书五种
参考文献的功能
谁在改变生活的逻辑
社会流动与中国梦
社会公正、黄金分割与和谐社会
农民的理性
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
书斋随笔
调查研究中的故事

承前启后篇
我的研究理路
中国社会学的实践取向与理论匮乏
村落终结与中国经验
默顿“中层理论”的启示
村落终结的社会逻辑
非正式制度:社会学研究的真问题
信任也是一种“社会资本”
走向终结的村社共同体
劳动关系的社会建构
私营企业主的关系运作
探寻“关系地权”的逻辑
后记
展开全部

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 相关资料

  作为中国人,应该庆幸有这样一位导师在坚持不懈地为中国之忧而忧,为我们指明那些本该明了、却被不断搅浑的道理。   ——耶鲁大学经济金融学教授      陈志武   茅于轼先生是中国最精通价格理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高山景行,永远是我做人与做学问的榜样。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院长  张维迎     中国社会的进步,不是诞生在客厅的意大利真皮沙发上,也不是诞生在烟雾缭绕的咖啡馆中。在我们的周围,不乏为理想而高谈阔论者,为正义而面红耳赤者,更不乏为蝇头小利而弄虚作假者,为鸡毛小事而反目成仇者,而像茅于轼这样把深刻的同情、丰富的学识、明澈的理性应用于复杂社会现实中的知识分子,却是极其稀少的。   ——《南方周末》

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 作者简介

  李培林,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村落的终结》、《重新崛起的日本》、《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李培林自选集》等。

商品评论(9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