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5-01
所属丛书: 万卷方法
开本: 32 页数: 251页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6.4(5.5折) 定价  ¥2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 版权信息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 本书特色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是重庆大学出版社自2004年7月以来陆续出版的一套深入、系统地介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书系,至今已出版图书近70余个品种。“万卷方法”的理想:为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一个内容规范、使用便捷的“研究方法工具箱”。“万卷方法”的受众·图书馆及大学社会科学各院系的资料室。·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人员、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社会及市场调查的实务工作者。万卷方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欢迎投稿!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 目录

1 倾听、分享社会经验质性访谈的运用质性访谈大家族澄清概念调查式访谈阐明式个案研究民族志的诠释理论阐明口述史组织文化生活史评估研究和行动研究访谈的两种理想类型:文化访谈和主题访谈文化访谈主题访谈深度质性访谈的共同特征作为日常谈话的质性访谈作为谈话伙伴的被访者本书的组织和响应式访谈模式关于作者2 我们为何如此行事——质性访谈的哲学研究哲学简介研究的核心目标是什么真实意味着什么什么类型的研究工具是合适的研究者如何以及应该如何影响发现过程比较实证主义范式与自然主义一诠释主义范式实证主义及其批判批判理论女权主义理论后现代理论诠释建构主义理论响应式访谈两个人风格自省置身研究关系中理解的深度和设计的灵活性响应式访谈:设计指南3 设计:选择主题并预见资料分析选择一个主题并聚焦研究问题主题从何而来从主题到研究问题确定研究主题是否适合进行质性研究根据重要性选择主题研究的可行性根据分析和理论进展进行设计预见分析预见你想要的结论类型(而非内容)预见理论建构方向与结论的推广范围结论4 设计:使研究具有信度选择被访者找到能提供有用信息的被访者全面性和精确性信服力通过透明性来证明信度结论5 谈话伙伴关系访谈者的情感和个性掌控焦虑和疲劳理解并适应你自己的个性表达你的观点并理解你的偏差互惠与自我暴露研究关系深深地影响访谈者研究角色和社会边界确定研究角色跨越边界鼓励参与和建立关系为什么人们会接受访谈且坦然回答建立信任初步接触并建立预约对谈话伙伴的伦理责任伦理委员会和专业伦理守则6 作为拓展谈话的响应式访谈响应式访谈与日常对话的相似性保持连贯性澄清意义,表达理解寻求叙述和故事结束对话访谈和谈话之间的差异记录在获得深度和清晰的同时紧紧围绕话题在访谈的各个阶段,都应认真地引导访谈关系介绍自己和研究主题从简单问题人手,表达同情性理解提出尖锐问题缓和情绪结束访谈并保持联系阶段模式的变型多人访谈电话访谈如何评估你的访谈结论7 访谈的架构好的回答深度和细节生动微妙丰富主要问题、追踪问题和探测性问题主要问题追踪问题探测性问题何时使用主要问题、追踪问题以及探测性问题通过组合主要问题、追踪问题和探测性问题来组织访谈开闸泄洪型访谈干枝型访谈河渠型访谈准备访谈提纲总结8 访谈中主要问题及探测性问题的设计如何简述主要问题提出主要问题,获取你所需要的信息询问有关更广泛场景的因素主要问题的扩展及延伸如何表述主要问题设计主要问题的一些一般原则简述你的主要问题,这样被访者才能做出回应表述宽泛的主要问题更有针对性的主要问题被访者对问题措辞的改变探测性问题的目的与措辞调控对话根据分析预期必定要问到的探测结论……9 准备追踪问题10 分析的每阶段:准备誊本和为资料编码11 分析编码后的资料12 呈现结果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 节选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主要讨论了研究设计、访谈实施和数据分析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提出了相应的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结合了大量的研究实例,详细明确地提供了不同种类的研究展开操作的可行办法。为了*大限度地利用《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建议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自己的研究兴趣,根据书中提供的指导,具体思索并回答有关这一主题在各个阶段应解决的问题。《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研究指南,既适合质性研究的初学者作为入门的指导,也适合正在做研究的学者作为研究参考。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 相关资料

以质性访谈的方式去认识世界,拓展了我们的知识和情感所能达到的范围,也激发并满足了我们的求知欲。质性访谈有如夜视镜,令我们得以看到那些通常不在视野中的东西,并且考察那些经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东西。访谈使我们得以跨越种族、收入、民族、性别和职业等社会障碍。我们曾经研究过外国援助项目和(罪犯)感化办公室,曾经与致力于重建内城区邻里关系的社区组织者、处理危机事件的联邦官员进行谈话。我们总是被那种发现的感觉而吸引,并因最终研究报告的深度、广度和可信度而振奋。我们在《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这本书里想要分享的,不仅是一套技术,还包括我们在研究中所体验到的愉悦。当你需要从他人的立场深入了解某些问题的时候,你应该使用我们所呈现的模式——选择对该研究问题有深刻洞见的被访者,倾听他们的讲述,并针对他们的回答追问新的问题,直至你真正理解那些回答。我们将这一方式称作响应式访谈(responsive interiewing),因为研究者需要对他(她)从被访者那里听到的内容做出回应并据此进行追问,而不仅仅是依赖于预先确定的问题。我们描述了支撑这一模式的哲学基础,强调了与被访者像伙伴一样工作而不是把他们视为研究对象的重要性。深度访谈与量化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的许多同事认为,只有统计技术才是严格的,他们摒弃所有形式的质性研究,认为它们不过是讲故事,至多是作为统计研究的前奏才有点用处。这些同事对深度访谈成果的丰富性、指导深度访谈的详细标准、内置的信度检验及系统分析都知之甚少。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赫伯特·J.鲁宾(Herbert J.Rubin) (美国)艾琳·S.鲁宾(Irene S.Rubin) 译者:卢晖临 连佳佳 李丁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社会学方法论必读

    我是做质性研究的,书中的访谈技巧很实用

    2015/9/14 0:36:40
    读者:shi***(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